[发明专利]一种苯甲酸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5134.9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华 |
主分类号: | C07C51/41 | 分类号: | C07C51/41;C07C6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甲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甲酸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酸钠是苯甲酸的钠盐,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PH值在8左右。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苯甲酸钠在100℃时迅速升华,能随水蒸气同时挥发,苯甲酸常以游离酸、酯或其衍生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苯甲酸钠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也用于制药物、染料、染料中间体、杀菌剂、防腐剂、抗微生物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医药工业的杀菌剂、染料工业的媒染剂、塑料工业的增塑剂,也用作香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苯甲酸钠防腐的原理是:以其未离解的分子发生作用,未离解的苯甲酸亲油性强,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进入细胞内的苯甲酸分子,酸化细胞内的储碱,抑制微生物细胞内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起到防腐作用,对酵母菌、霉菌、部分细菌作用效果很好,在允许最大使用范围内,在pH值4.5以下,对各种菌都有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苯甲酸钠的制备方法,生产本产品使用的原料为:苯甲酸、氢氧化钠水溶液、活性炭。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苯甲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
(1)在化学反应釜中加入定量的苯甲酸,边搅拌边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并随时监控釜中液体的PH值,当PH值达到7.8-7.9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8-1.0小时,得到苯甲酸钠的固液混合物,此时加入釜内液体重量3-5%的活性炭脱色,在搅拌反应0.5-0.6小时后停止搅拌。
(2)将化学反应釜中的所有物料送入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排出待用,固体即为苯甲酸钠,将其送入干燥机,在50-55℃的温度下干燥0.8-1.0小时后送入粉碎机粉碎为粉末后得到成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步骤(1)所述的化学反应釜内反应的PH值为7.85。
步骤(2)所述的干燥机中的干燥温度为52.5℃,干燥时间为0.9小时。步骤(2)所述的粉碎机粉碎的苯甲酸钠粉末的颗粒度为30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苯甲酸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所用设备投资少、原料来源丰富,产品苯甲酸钠在食品中可作为防腐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在化学反应釜中加入定量的苯甲酸,边搅拌边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并随时监控釜中液体的PH值,当PH值达到7.8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8小时,得到苯甲酸钠的固液混合物,此时加入釜内液体重量3%的活性炭脱色,在搅拌反应0.6小时后停止搅拌;将化学反应釜中的所有物料送入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排出待用,固体即为苯甲酸钠,将其送入干燥机,在50℃的温度下干燥1.0小时后送入粉碎机粉碎为粉末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在化学反应釜中加入定量的苯甲酸,边搅拌边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并随时监控釜中液体的PH值,当PH值达到7.85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0.9小时,得到苯甲酸钠的固液混合物,此时加入釜内液体重量4%的活性炭脱色,在搅拌反应0.55小时后停止搅拌;将化学反应釜中的所有物料送入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排出待用,固体即为苯甲酸钠,将其送入干燥机,在52.5℃的温度下干燥0.9小时后送入粉碎机粉碎为粉末后得到成品。
实施例3
在化学反应釜中加入定量的苯甲酸,边搅拌边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并随时监控釜中液体的PH值,当PH值达到7.9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搅拌反应1.0小时,得到苯甲酸钠的固液混合物,此时加入釜内液体重量5%的活性炭脱色,在搅拌反应0.6小时后停止搅拌;将化学反应釜中的所有物料送入过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液体排出待用,固体即为苯甲酸钠,将其送入干燥机,在55℃的温度下干燥0.8小时后送入粉碎机粉碎为粉末后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华,未经张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5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