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吞吐开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45442.1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栋;杨立强;周大胜;孟强;林军;黄显德;樊金明;姜兴玲;张赫;张绍东;刘宁;郭金鹏;周舒;孙明阳;李正威;赵梓涵;欧洲;姜城;夏红军;黄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吞吐 开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吞吐开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稠油油藏吞吐开采效果的开采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吞吐仍是开采稠油的主要开发方式,吞吐轮次升高后,生产效果变差,反映出“低压、低产、低油汽比”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稠油油藏的开采效果。
通过对影响吞吐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油井吞吐效果变差的根本原因是地层的压力下降,吞吐多轮后地下温场已形成,地层内原油具备流动能力,但由于地层压力低,无法将原油驱替至井筒内并采出,造成了开发效果变差,严重制约了吞吐井的生产效果。
针对该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实施三元复合吞吐方法、XYG方法等增能助排措施改善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采效果,但由于上述方法的注入量较少,提高地层压力的水平有限,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的效果提高的不明显。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可以明显提高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开采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吞吐开采方法,该方法可以对稠油油藏进行蒸汽吞吐开采,并明显提高蒸汽吞吐的开采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吞吐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封闭的水平井井网为注采井网;
步骤二:向注采井网内注入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注入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Q=AV/T
其中,Q为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的地面注入量,单位为m3;V为地层亏空体积,单位为m3;A为9669;T为地层温度,单位为K;
步骤三:向注采井网中连续注入高温蒸汽;
步骤四:进行吞吐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套管器监测,当注入的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的含量上升至70%-100%时,判断发生气体锥进,关井6-12小时,恢复气液界面后,开井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吞吐开采方法,优选地,采用的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气体、氮气或空气,其中,采用的二氧化碳为气态二氧化碳气体或液态二氧化碳。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开采方法适用于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采。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选择的水平井井网要求在注汽过程中与邻井不发生汽窜。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套管监测按照本领域中常规的方式进行即可。进行套管气监测时,每3天取一个样,按照常规的检测方法对气体组分进行检测分析。
一种稠油/超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封闭的水平井井网为注采井网;
步骤二:向注采井网内注入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注入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Q=AV/T
其中,Q为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的地面注入量,单位为m3;V为地层亏空体积,单位为m3;A为9669;T为地层温度,单位为K;
步骤三:向注采井网中连续注入高温蒸汽;
步骤四:进行吞吐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套管器监测,当注入的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的含量上升至70%-100%时,关井6-12小时,恢复气液界面后,开井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稠油/超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采方法,优选地,采用的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气体、氮气或空气,其中,采用的二氧化碳为气态二氧化碳气体或液态二氧化碳。
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吞吐开采方法是一种提高稠油蒸汽井吞吐生产效果的增能增产技术。本发明的开采方法在井网选择、注入量设计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法,适用于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的稠油、超稠油井。
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吞吐开采方法的注入介质为各种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是气态二氧化碳也可以是液态二氧化碳)、氮气和空气等。
本发明的蒸汽吞吐开采方法通过对以下几个步骤的控制,实现了一种可以有效提高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开采效果的方法:
井网选择:通过选择构造相对平缓水平井井网进行开采,避免了由于气体超覆占据油层顶部,而开发稠油的水平井均位于油藏底部,而产生的回采量降低,更好的发挥了注入气体的增能作用;而直井井网由于射孔井段位于油藏高部位,气体会快速被生产井采出。
非凝析的非烃类气体的注入量:通过理论研究,得到以下注入量的计算公式。
Q=AV/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5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点注气地下气化炉及多点注气地下气化方法
- 下一篇:钻杆清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