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5639.5 | 申请日: | 2014-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毛军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 发酵 液固液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沼气发酵液的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沼气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发酵液主要采用螺旋挤压、离心分离、叠螺分离、带式压滤机分离、静置沉淀分离等固液分离技术,由于物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以上任何一种固液分离技术均不能把分离出的沼液中的固含量降到0.4%以下,同时分离出的沼渣的含水率也很难降至80%以下。这种现状导致后续的沼渣制有机肥的干燥过程能耗很高,使产出的有机肥成本升高,制约了有机肥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当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通过此种分离方法能够使分离后的沼液固含量较低,沼渣含水率较低,使分离出沼液非常适合直接用于生产液态有机肥,分离出的沼渣非常适合有机肥的加工。
本发明的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螺旋挤压装置对沼气发酵液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固含量提高的粗分后发酵液;
S20、向粗分后发酵液中加入絮凝剂进行絮凝;
S30、向絮凝后的发酵液中加入植物粉末助滤剂并搅拌混合后,用板框式压滤机进行压滤得沼渣和沼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中,絮凝剂的加入量为粗分后发酵液质量的0.01~0.05%。当控制絮凝剂的加入量在此范围内时,能够使粗分后发酵液中的固体颗粒更好的絮凝成较大的胶团,有利于后续沼渣与沼液的分离。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中,植物粉末助滤剂的加入量为使使絮凝后的发酵液中植物粉末助滤剂质量浓度为1.5~10%。当控制植物粉末助滤剂的加入量在此范围内时,能够使沼渣与沼液更易分离。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中,所述植物粉末助滤剂为粒径范围0.1mm~2mm的秸秆粉末助滤剂、粒径范围0.1mm~2mm的高粱粉末助滤剂或者两者的混合物。
优选的,步骤S30中,所述搅拌混合为在搅拌速度100~300转/分钟的条件下混合,当搅拌速度控制在此范围内时,不仅能够使植物粉末助滤剂在发酵液中混合均匀,而且由于搅拌速度较低,降了低剪切力,不会破坏絮凝的胶团。
优选的,为了获得更好的絮凝效果,所述步骤S20中,在粗分后发酵液温度为15℃~35℃条件下进行絮凝。
优选的,步骤S30中所述过滤在发酵液温度15℃~35℃条件下进行;和/或,所述板框式压滤机的滤布采用透气量为125L/min~135L/min的单丝布,以便将沼渣和滤饼更好的分离。
优选的,步骤S30中,所述压滤具体为:将进料压力控制在0.1MPa~0.6MPa之间,连接进料2~3小时,待进料压力不再发生变化时进行压榨,压榨压力控制在1.8MPa~2.4MPa之间,连续压榨1~1.5小时,当各工艺参数按照此数值范围进行控制时,能够使压滤后的沼渣含水量更低,沼液固含量更低。
优选的,步骤S30中,为了清理板框式压滤机管道中残留的料液并减少板框式压滤机板框厢内的含水量,在压榨完成后对管道进行空气吹扫,空气吹扫时间为10~30分钟。
优选的,步骤S30中,在压榨结束后,对板框式压滤机进行泄压,并卸出压滤后的滤饼态沼渣和沼液,并对滤饼状沼渣进行破碎。
本发明的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由于在过滤中加入了植物粉末助滤剂,并且开创性的使用板框式压滤机对沼气发酵液进行压滤,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后沼液固含量高和沼渣含水率高的问题,使分离出的沼液固含量稳定降至0.1%~0.4%之间,固含量较低,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液体肥料,并且保留了沼液中的腐殖酸、氨氮、磷酸盐等有益物质,非常适合直接用于生产液态有机肥;分离出的沼渣含水量低于60%,滤饼(沼渣)成型好,孔隙率高,吸水效果好,易于运输和破碎,非常适合后续制有机肥的加工过程。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一次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生产效果突出的优点,有效解决了沼气发酵液的废物资源化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沼气发酵液固液分离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5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