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方干粉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45824.4 申请日: 2014-11-12
公开(公告)号: CN104435010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发明(设计)人: 郭守玉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09 分类号: A61K36/09;A61K9/14;A61P31/10
代理公司: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代理人: 董芙蓉
地址: 10010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复方 粉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干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方干粉剂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长松萝40%~60%,黑穗石蕊20%~40%,石蕊10%~20%,雪茶2%~10%;该复方干粉剂的制备方法将长松萝、黑穗石蕊、石蕊、雪茶混合,粉碎,过80目筛网,制成粉剂。本发明含有地衣次生代谢产物松萝酸、地茶酸及黑茶渍素为有效成分的复方干粉剂,配方明确,成本适中,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水产养殖中经常遇到的水霉病。本发明生产符合食品药品安全要求的含有地衣次生代谢产物松萝酸、地茶酸及黑茶渍素为有效成分的复方干粉剂,成为防治水霉病的安全高效的新型药物,采用的地衣种类易获得,在所使用的剂量范围对人、畜及养殖的水生生物安全无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方干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又叫肤霉病(Dermatomyucosis),是由卵菌及丝状真菌所引起的一种水产养殖常见病,其中最主要的病原体是卵菌门(Oomycota)、卵菌纲(Oomyctes)、水霉目(Saprolegniales)、水霉科(Saprolegniaceae)中水霉(Saprolegnia)和绵霉(Achlya)两个属的种类。长期以来,水霉病的防治是鱼类病害防治中最棘手的一个难题,因在传统上卵菌归在真菌界中,在水产养殖领域一般将其归之为真菌性病害,养殖鱼类患了真菌性疾病很难治愈。水霉病在国内外养殖地区均有流行。引起水霉病的卵菌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5-26℃间均可生长繁殖;对养殖水体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抗逆性强,能形成雄器和藏卵器进行有性生殖以抵御不良环境,且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一般药物难以将其杀灭,从而给水霉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水霉病危害的水产动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给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生产上曾试用过多种药剂进行防控,大多效果不佳,仅“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有较好的效果。

孔雀石绿为一种三苯甲烷类染料,分子式为C23H25ClN2。孔雀石绿可用作治理鱼类或鱼卵的寄生虫、真菌、卵菌或细菌感染,对付水霉菌Saprolegniasp.特别有效。但研究发现,孔雀石绿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快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其在养殖业中的使用未得到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认可;日本也明确规定在进口水产品中不得检出孔雀石绿残留;我国在农业行业标准《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鱼药使用准则》中也将孔雀石绿列为禁用药物。但由于没有低廉有效的替代品,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仍屡禁不止,带来安全隐患。

在较为理想的替代药物问世之前,在保证水产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广泛的筛选,探讨菌藻共生生物地衣及其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水霉病的防治效果,十分迫切。

此前已有研究对一些消毒剂如氯化钠、福尔马林、过氧化氢、臭氧等用于防治水霉病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氯化钠使用浓度太高,无法用于池塘泼洒;福尔马林对操作人员的危害较大且对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过氧化氢使用成本较高;臭氧需要相应的制备装置,使用和储运都不方便,很难推广。当然福尔马林和过氧化氢由于已获得FDA认可,目前仍然被采用。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如丙酸钙、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异噻唑啉酮、尼泊金乙酯等也被选择进行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效果较好,而丙酸钙、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等防霉剂对水霉孢子的抑制浓度、对水霉菌丝的杀灭浓度远高于实际生产中可能的使用浓度。其它在生产实践中使用的药剂还包括:“检科牌”消毒剂,臭灵丹煎剂,PP粉(高锰酸钾),“水霉净”,硫醚沙星等,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均不理想。

目前,尚无利用药用地衣及其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对水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研究报道,大多研究集中在防霉剂和常见消毒剂及中草药对水霉菌的抑菌作用,或对水霉病的临床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58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