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客机中机身运输时的外部柔性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6099.2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元;周生保;康绍鹏;赵静一;荣晓瑜;王会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5/68 | 分类号: | B65D85/68;B65D88/2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4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客机 机身 运输 外部 柔性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客机中机身运输时的外部柔性包装结构。属于车辆的外部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客机中机身制造完成,实现交付时,需要经过路途遥远,不同路况的运输,运输难度大。运输过程中必须对中机身加以保护,防止在高速运输过程中受到一些路面飞溅(小石子等其他路面硬质杂物)的碰撞破坏,并要防止中机身遭遇雨雪使机身受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型客机中机身运输时的外部柔性包装结构,使中机身与外界隔离,凭借该外部柔性包装可有效防止中机身在高速运输时受到一些路面飞溅(小石子等其他路面硬质杂物)的碰撞破坏,并有效防止遭遇雨雪而受潮,满足在中机身运输过程中对中机身的保护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客机中机身运输时的外部柔性包装结构,它包括对中机身贴体包装的热塑膜、内部柔性保护层和最外防雨油布层,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罩于所述热塑膜上面,所述最外防雨油布层罩于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之上,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的两侧底部垂耳均用横向系留带收紧,所述最外防雨油布层的底部四周通过紧绳钩与车架收紧,在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和最外防雨油布层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外露孔。
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为夹层形式,外部四周为软布,内部填充物为海绵。
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沿机身长度方向分四段制作,每段绕中机身环绕覆盖,段与段之间采用穿绳交叉连接装置连接。
所述最外防雨油布层包括机身罩中片,前端面罩,后端面罩,前端面罩尾片和后端面罩尾片,所述机身中罩中片底边与车架用紧绳钩连接,所述前端面罩和后端面罩的端部用紧绳钩与车架收紧,所述机身罩中片与前端面罩、后端面罩对接缝处预先编织完成,所述前端面罩尾片和后端面罩尾片各为两片,分别与机身罩中片对接缝编织,所述前端面罩尾片和后端面罩尾片的端部与车架用紧绳钩收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对中机身运输过程中该柔性包装结构与中机身连接紧密,使中机身与外界隔离,并且凭借该外部柔性包装可有效防止中机身在高速运输时受到一些路面飞溅(小石子等其他路面硬质杂物)的碰撞破坏,并有效防止遭遇雨雪而受潮,满足在C919中机身运输过程中对中机身的保护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去除最外防雨油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最外防雨油布层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其中:
热塑膜1
内部柔性保护层2
最外防雨油布层3
机身罩中片3.1
前端面罩3.2
后端面罩3.3
前端面罩尾片3.4
后端面罩尾片3.5
横向系留带4
紧绳钩5
外露孔6
穿绳交叉连接装置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客机中机身运输时的外部柔性包装结构,它包括对中机身贴体包装的热塑膜1,内部柔性保护层2和最外防雨油布层3。所述体贴包装的热塑膜1薄而韧,厚度均匀,质地柔软,防潮性较佳,运输中不易破裂。所述内部柔性包装层2罩于热塑膜1上,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2为夹层形式,外部四周为软布,内部填充物为海绵。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2沿机身长度方向分四段制作,每段绕中机身环绕覆盖,并在保护层上留有多个外露孔6,所述外露孔6位置对应于中机身安装接头,使得中机身安装接头全部外露。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2段与段之间可采用穿绳交叉连接装置7连接,亦可采用系留绳打结连接。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2两侧底部垂耳均用所述横向系留带4收紧。
所述最外防雨油布层3包括机身罩中片3.1,前端面罩3.2,后端面罩3.3,前端面罩尾片3.4和后端面罩尾片3.5。所述最外防雨油布层3罩于所述内部柔性保护层2上,所述机身罩中片留有多个外露孔6,所述外露孔6位置对应于中机身外接头,使得中机身安装接头全部外露。所述机身中罩中片3.1底边与车架用快速紧绳钩5连接,其长度可调可收紧。所述前端面罩3.2端部用所述紧绳钩5与车架收紧,所述后端面罩3.3用所述紧绳钩5与车架收紧。所述机身罩中片3.1与前端面罩3.2、后端面罩3.3对接缝处预先编织完成。
所述前端面罩尾片3.4和所述后端面罩尾片3.5分别为两片。所述前端面罩尾片3.4与所述前端面罩3.2和所述机身罩中片3.1对接缝现场编织,所述前端面罩尾片3.4端部与车架用所述紧绳钩5收紧,使得中机身前端部完全封闭。所述后端面罩尾片3.5与所述后端面罩3.3和所述机身罩中片3.1对接缝罩现场编织,所述后端面罩尾片3.5端部与车架用所述紧绳钩5收紧,使得中机身后端部完全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燕山大学,未经江苏海鹏特种车辆有限公司;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6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