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芯共挤工字梁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6496.X | 申请日: | 2014-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高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芯共挤工字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字梁,具体涉及一种钢芯共挤工字梁。
背景技术
现有屋顶承重梁采用的工字梁一般包括一中部梁体及固定在中部梁体的两侧的上、下梁体,所述上、下梁体均包括位于所述中部梁体的两端的两个支撑部。由于这种结构的工字梁的重量全部集中在中部梁体上,导致强度不高,刚度不足,使用时易发生弯曲甚至出现折断现象,安全性差,尤其不能用于要求承重较大的屋顶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美观实用、强度高、刚度大、不易折弯的钢芯共挤工字梁。
一种钢芯共挤工字梁,其包括一中部梁体、一上梁体及一下梁体;所述上梁体和所述下梁体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部梁体的两侧;所述上梁体和所述下梁体相较于中部梁体对称设置,均包括一左支撑杆、一右支撑杆及一中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固定在所述中部梁体的两端,所述中支撑杆位于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中部梁体分别靠近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中空孔,所述中空孔中挤压有一钢芯。
本发明提供的钢芯共挤工字梁中的中部梁体分别靠近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挤压有钢芯的中空孔,从而使得中部梁体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工字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钢芯共挤工字梁的立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芯共挤工字梁10,其包括一中部梁体11、一上梁体12及一下梁体13。所述上梁体12和所述下梁体13分别固定在所述中部梁体11的两侧。
所述上梁体12和所述下梁体13相较于中部梁体11对称设置,均包括一左支撑杆14、一右支撑杆15及一中支撑杆16;所述左支撑杆14和所述右支撑杆15固定在所述中部梁体11的两端,所述中支撑杆16位于所述左支撑杆14和所述右支撑杆15的中间位置处;所述中部梁体11分别靠近所述左支撑杆14和所述右支撑杆15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中空孔111,所述中空孔中挤压有一钢芯17。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杆14及所述右支撑杆15的高度相等,且所述中支撑杆16的高度低于所述左支撑杆14和所述右支撑杆15。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孔111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部梁体11的厚度的1/3且小于所述中部梁体11的厚度的1/2。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杆14与所述中部梁体11的连接处及所述右支撑杆15与所述中部梁体11的连接部分别设置有一加强块18。
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梁体11的两个中空孔111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条形孔112,所述条形孔112中挤压有一钢板19。
本发明提供的钢芯共挤工字梁中的中部梁体分别靠近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挤压有钢芯的中空孔,从而使得中部梁体的强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工字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高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高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6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屋面用拦雪杆
- 下一篇:一种阻燃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