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卸料平台上的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6877.8 | 申请日: | 2014-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苏祖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G08B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卸料 平台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设备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卸料平台上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中的卸料平台是供运输建筑材料用的建筑设备,当建筑材料尽塔吊、龙门吊等吊具吊至特定层次外部后,再通过卸料平台将建筑材料运往该层室内。尤其是多层或高层建筑,卸料平台是运输建筑材料的重要设备。
目前,卸料平台作为模板转运及其它建筑材料吊装的临时堆放平台,一般的卸料平台仅采用简易的搭设方式,虽然有限荷警示牌,但无法称量平台上的货物重量,经常超载造成平台坍塌,从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时监测卸料平台的承重是否超载,且能提前预警的用于卸料平台上的预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卸料平台上的预警装置,包括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上设有防护栏,卸料平台的底板下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下连接有称量器,称量器上设置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下端设有重量标尺,重量标尺的一侧设有触发顶杆,触发顶杆的前端设有触发器,支架与重量标尺构成连杆机构,所述触发器连接传感器,传感器连接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显示屏与警报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在搭设卸料平台时加设该预警装置,平台上堆放材料或工具时,称量器能称量出平台上物品的重量,此时,随着平台上载荷的不断增加,重量标尺逐渐向前运动,当平台上的载荷达到装置预设的预警值时,重量标尺前的触发顶杆碰触到触发器,触发器将信号传递给传感器,传感器感应到触发器传递来的信号,再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将信号发送到显示屏与警报器上,装置就会自动发出警报,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该预警装置可避免卸料平台坍塌的安全事故,且预警装置操作简便,安装简单,可重复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显示屏和增大警报器声音的传播范围,防护栏上设有龙门架,显示屏与警报器设于龙门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保护传感器与微处理器其设备不受破坏,卸料平台的底板上设有机箱,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放置于机箱内。
作为优选方案,防护栏上设有防护网,提高了卸料平台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卸料平台上的预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用于卸料平台上的预警装置,包括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上设有防护栏1,卸料平台的底板下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下连接有称量器3,称量器3上设置有螺旋弹簧4,螺旋弹簧4的一端连接有支架5,支架5的下端设有重量标尺6,重量标尺6的一侧设有触发顶杆7,触发顶杆7的前端设有触发器8,支架5与重量标尺6构成连杆机构,触发器8连接传感器9,传感器9连接有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10分别连接显示屏11与警报器12;此外,防护栏1上设有龙门架13,显示屏11与警报器12设于龙门架13上,卸料平台的底板上设有机箱,传感器9与微处理器10放置于机箱内,防护栏1上设有防护网。
工作时,在搭设卸料平台时加设该预警装置,平台上堆放材料或工具时,称量器3能称量出平台上物品的重量,此时,随着平台上载荷的不断增加,重量标尺6逐渐向前运动,当平台上的载荷达到装置预设的预警值时,重量标尺6前的触发顶杆7碰触到触发器8,触发器8将信号传递给传感器9,传感器9感应到触发器8传递来的信号,再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10通过数据分析与处理,将信号发送到显示屏11与警报器12上,装置就会自动发出警报,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该预警装置可避免卸料平台坍塌的安全事故,且预警装置操作简便,安装简单,可重复使用;此外,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查看显示屏11和增大警报器12声音的传播范围,防护栏1上设有龙门架13,显示屏11与警报器12设于龙门架13上,为了保护传感器9与微处理器10其设备不受破坏,卸料平台的底板上设有机箱,传感器9与微处理器10放置于机箱内,防护栏1上设有防护网,提高了卸料平台整体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青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6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姜味解毒生津花生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鲍鱼提取物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