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7550.2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培根;李健;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46 | 分类号: | A61L27/46;A61L27/56;A61L27/5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因 修饰 复合 多孔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包括复合多孔骨支架以及分散在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中的重组慢病毒颗粒,其中,所述重组慢病毒颗粒含有编码骨生长因子的基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生长因子为转化生长因子家族(T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为可降解聚合物与含有钙磷的工程材料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其中,所述含有钙磷的工程材料为磷酸三钙、磷酸钙或羟基磷灰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和所述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为1.5~8:1。
5.一种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或制备复合多孔骨支架、重组慢病毒颗粒;
2)按照如下操作的任意一种将所述重组慢病毒颗粒均匀负载在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中,得到所述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
a)将含有所述重组慢病毒颗粒的溶液滴加到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上,将所述滴加了液体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置于-50~-20℃下孵育15~30min,得到所述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
b)使用电喷图设备,在电场力作用下将含有重组慢病毒颗粒的溶液沉积在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的表面及内部孔洞中,得到所述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
其中,所述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包括复合多孔骨支架以及分散在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中的重组慢病毒颗粒,其中,所述重组慢病毒颗粒含有编码骨生长因子的基因。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骨生长因子为转化生长因子家族(T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多孔骨支架为可降解聚合物与含有钙磷的工程材料的复合多孔骨支架,其中,所述含有钙磷的工程材料为磷酸三钙、磷酸钙或羟基磷灰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聚合物和所述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为1.5~8:1。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喷图设备进行沉积的速度为0.1~100μL/min,沉积的流量为2.0×10-11~3.8×10-11m3/s。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基因修饰的复合多孔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骨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75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