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气囊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48124.0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肖斌;严植;赵本春;陈钧;杨先勇;邱海庆;朱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4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333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成形 桨叶 气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桨叶成形领域,通过对桨叶成形气囊结构改 进,达到保证桨叶受力面成形目的。
背景技术
原先桨叶成形气囊的成形分模面与工装分模面一致,采用两个气 囊充气成形,造成桨叶前缘的受力面成形质量差,造成积胶,流胶等 现象,为了保证前缘受力面的成形质量,重新设计了桨叶成形气囊的 成形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气囊,其特征在于,一种 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气囊为截面为C形结构气囊 (3),截面为C形结构气囊(3)的内环形成T形空间,截面为C形 结构气囊(3)的外环与桨叶(1)的内表面贴合。通过采用此类结构 气囊,能够有效的保证桨叶受力处的成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该气 囊采用上下合模,两端加堵盖,使其封闭成一个密闭空间,通过在密 闭空间内腔上铺上成形材料,通过充气加压,加温成形,即能得到该 气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
在下模(5)上铺设复合材料;
将大梁带(2)安装到下模(5)上,在大梁带(2)套上截面为 C形结构的气囊(3);
在上模(4)铺设复合材料,进行合模;
对截面为C形结构的气囊(3)进行充气,进行加温固化,复合 材料形成桨叶1外形,桨叶(1)尖部与大梁带2胶接成为一体;
对C形结构气囊(3)进行放气,取出截面为C形结构的气囊(3);
将上模(4)和下模(5)打开,取出成形的桨叶(1)。
采用C形结构气囊成形,能够有效的保证桨叶的外形,能够轻松 的对气囊进行安装和脱模,方便适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对成形气囊的改进,能够有效的保 证桨叶前缘受力面的成形质量,解决成形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气囊的成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气囊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1是桨叶,2是大梁带,3是气囊,4是上模,5是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气囊为截面为C形 结构气囊3,截面为C形结构气囊3的内环形成T形空间,截面为C 形结构气囊3的外环与桨叶1的内表面贴合。通过采用此类结构气囊, 能够有效的保证桨叶受力处的成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该气囊采用 上下合模,两端加堵盖,使其封闭成一个密闭空间,通过在密闭空间 内腔上铺上成形材料,通过充气加压,加温成形,即能得到该气囊。
一种用于加工成形桨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 先在下模5上铺设复合材料;再将大梁带2安装到下模5上,随后大 梁带2套上C形结构气囊3;在上模4铺设复合材料,而后进行合模; 紧接着C形结构气囊3进行充气,进行加温固化。复合材料形成桨叶 1外形,桨叶1尖部与大梁带2胶接成为一体;成形完成后对C形结 构气囊进行放气,取出C形结构气囊3;将上模4和下模5打开,取 出成形的桨叶1。采用气囊成形,能够有效的保证桨叶的外形,能够 轻松的对气囊进行安装和脱模,方便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8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