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井堵水、水井调驱交联体系性能评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48546.8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4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国;蔺昉晓;张永强;庞岁社;杨娇;范伟;孙华岭;张康;武平仓;王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G01N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井堵水 水井 交联 体系 性能 评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堵水、水井调驱交联体系性能评价装置,孔隙性油藏或裂缝性油藏的油井堵水,水井调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对交联剂性能测试或评价相关的科研人员,采用对堵水剂或调驱剂交联速度和交联性能评价时采用目测法或采用定时测粘度法来评价交联体系形成冻胶的速度和冻胶强度。
目测法:通过定时打开反应玻璃瓶,倾倒,观察反应液体流出的形态,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交联反应,如果刚开始发生了交联反应,一般流体流动形态发生形状改变不明显,在发生反应一定时间后观察比较明显,所以,观察结果数据是一个大概数据,不准确,不能连续测量,定期从反应条件下取出,观察摇动对交联体系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深夜需要倒班观察,不科学,不能定量评价。
测粘度法:将反应体系复配后,分取10ml或更多的容器中,同时放置在试验温度下,定时分别测粘度变化,通过数据的变化来判断交联反应是否发生,或进行程度,也可判断交联体系形成冻胶后的稳定性。但是该方法不能做到连续测试,只能定期(较长时间),故不能测试交联具体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也不能测试冻胶形成的具体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井堵水、水井调驱交联体系性能评价装置,以获得更真实、准确反应交联的具体时间、交联反应的结束时间和冻胶形成时间、反应快慢以及形成冻胶在试验温度下的冻胶的稳定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井堵水、水井调驱交联体系性能评价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重量称重件、上端与该重量称重件的称量钩连接的悬挂件、与该悬挂件的下端连接的测重块、盛放反应液体的容器瓶、用于给该容器瓶加热的水浴锅和与所述重量称重件连接以显示测量数据的计算机;
其中,悬挂件与测重块置入所述容器瓶内,且使得所述测重块浸没于所述容器瓶内的反应液内;
容器瓶的平瓶口设置有瓶盖,该瓶盖上穿孔以供所述悬挂件穿过后与所述测重块连接。
重量称重件是精度为0.0001的电子天平。
重量称重件是重量传感器。
悬挂件是绳索。
还包括与所述重量称重件连接以显示测量数据的计算机,重量称重件是力量传感器。
测重块的顶面中心处安装有与所述悬挂件下端连接的吊耳。
测重块是砝码。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能通过重量数据的变化,来准确反应体系化学反应的开始和结束准确时间,反应冻胶形成的时间及冻胶对孔道力的变化,该方法比目前的测试法测试结果更精确,通过性能参数的测试,更能对配方体系的主剂和交联剂的量做出更科学的选择,从而提高配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提高油井堵水和水井调驱的成功率和有效期。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油气井堵水、水井调驱交联体系性能评价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2是交联类反应堵剂反应速度测定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重量称重件;2、悬挂件;3、容器瓶;4、瓶盖;5、吊耳;6、水浴锅;7、计算机;8、测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测法不能连续测量,定期从反应条件下取出,观察摇动对交联体系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深夜需要倒班观察,不科学,不能定量评价。粘度法:不能做到连续测试,只能定期(较长时间),故不能测试交联具体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也不能测试冻胶形成的具体时间。以获得更真实、准确反应交联的具体时间、交联反应的结束时间和冻胶形成时间、反应快慢以及形成冻胶在试验温度下的冻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依据原理即:通过将称重重物(如砝码、已知重量的铁块等)侵入交联反应容器中的液体中,并将悬挂线的上端悬挂在天平上,当交联体系未发生反应时,天平所称量数据基本不变,但是,一旦反应开始,由于反应体系中的力的复杂变化,天平显示重量数据变化幅度较大,在反应未结束前,重量数据虽然大小变化幅度较大,但是基本在一定量的变化幅度范围内,当反应结束后,这种重量大小变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重量会有明显变大的趋势,除此之外,形成的冻胶的稳定性,也能通过重量的变化来实现,重量越来大,证明形成的冻胶稳定性良好,否则,不是很好,这些都能通过重量变化特征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48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