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1148.1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麾;冯军帅;宋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H04B10/60;H04B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区域 机器 视觉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流程与接收流程,
其中发射流程包括:
步骤T1:发射端向公共投影区域发射标示唤醒指令的光束并维持2×Tw的时间长度,其中Tw为休眠状态下接收端扫描公共投影区的时间周期;
步骤T2:发射端向公共投影区域依次发射标示数据位的光束;标示数据位的光束每位数据位的光束持续时间大于Tc;其中Tc为工作状态下接收端扫描公共投影区的时间周期;Tc<Tw;
步骤T3:发射端向公共投影区域发射标示结束指令的光束;
其中接收流程包括:
步骤R1:接收端拍摄到公共投影区域出现标示唤醒指令的光束后进入工作状态;
步骤R2:接收端以Tc为周期拍摄公共投影区域中标示数据位的光束,以便逐位接收数据位;
步骤R3:接收端拍摄到公共投影区域出现标示结束指令的光束时,结束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T2中,在发射标示数据位的光束前还包括:
发射端向公共投影区域发射标示同步位的光束;标示同步位的光束持续时间大于T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T2中,发射端发射完标示同步位的光束以及每发射完一个标示数据位的光束后,均发射一个标示间隔位的光束,标示间隔位光束的持续时间为T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T1中,标示唤醒指令的光束为两个光束源同时发出光束;步骤T2中,标示数据位0的光束为两个光束源中其中一个光束源发出光束,另一个光束源熄灭,标示数据位1的光束为所述一个光束源熄灭,所述另一个光束源发出光束;步骤T3中,标示结束指令的光束为两个光束源均熄灭;
标示同步位的光束为与标示数据数据位0的光束相同或者与标示数据数据位1的光束相同;
所述标示间隔位的光束为两个光束源同时发出光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R2中,接收端获取公共投射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后获取光束状态,判断所述光束状态是否为结束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R3;否则判断所述光束状态与上一帧获取公共投射区域图像的光束状态是否相同,如相同则舍弃所述光束状态,否则保留所述光束状态;
接收端根据光束状态解码出同步位及数据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光束源的颜色相同,光束状态包含光束的位置信息;或者所述两个光束源的颜色不同,光束状态包含光束的颜色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R2中,若接收端拍摄到多帧标示同步位的图像时,接收端降低拍摄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根据各光束状态解码出同步位及数据位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当所述两个光束源的颜色相同时,且当标示数据位的光束位置与标示同步位的光束位置相同或差距小于设定阈值时,数据位与同步位表示的数字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区域组群机器视觉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位包括目的地址位与信息位;目的地址位在信息位之前;当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位中的目的地址与自身地址相符时继续工作,否则结束工作。
10.作为权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射端或接收端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结构体(22);
模块结构体(22)上集成安装有数字摄像机(21)、两个光束的光束源(23)以及模块接口(24);其中,
数字摄像机(21),用于拍摄投射到公共投影区域的光束(14);
光束源(23),用于传输信息;
模块接口(24),用于提供与外部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及电源供应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实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11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