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防护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51606.1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易初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9/011;E01F9/0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地址: | 40132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防护桩。
背景技术
在居住小区的露天停车区域,为了防止有人随意停车占用公共区域,一般设置交通防护桩,用于规范停车行为。当人们驾车离开时,由于车内视线受限,对于靠近车头或车尾的交通防护桩,人们是无法察觉的,故时常出现小车碾压交通防护桩的事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通防护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交通防护桩,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外筒体、内筒体、支撑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外筒体顶部设置外盖体,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拉环,所述外筒体外表面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软体层,所述筒体底部套设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
所述内筒体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内筒体顶部设置内盖体,所述内筒体底部与所述外筒体的底部通过环片连接,所述内筒体底部内周设置内螺纹;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盒体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区域,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的上部,所述盒体通过支杆与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底部的呈盘状的基座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内筒体底部内周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设置呈方形的调节凸起;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语音报警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单片机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位于下部的区域,所述语音报警器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位于上部的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筒体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并用于探测对应区域表面的压力值,所述交通防护桩与所述语音报警器对应的区域设置过音孔,所述语音报警器、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值后,单片机控制语音报警器播放报警声。
进一步:所述过音孔呈下倾状。
进一步:所述固定环通过螺纹与所述外筒体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人们驾车抵紧交通防护桩后,交通防护桩可发出声音报警信息,提示驾驶人员注意,避免交通防护桩被车辆随意碾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可避免对车辆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交通防护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控制系统模块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环,2软体层,3外筒体,4内筒体,51盒体,52支杆,53基座,54调节凸起,101压力传感器,102单片机,103语音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交通防护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外筒体、内筒体、支撑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外筒体顶部设置外盖体,所述盖体顶部设置拉环,所述外筒体外表面设置由橡胶材料制成的软体层,所述筒体底部套设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
软体层起到防护与缓冲的作用。拉环便于拿取交通防护桩,特殊情况下难以从地面拔出时,可以通过辅助器械作用于该拉环将交通防护桩拉出。
所述内筒体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所述内筒体顶部设置内盖体,所述内筒体底部与所述外筒体的底部通过环片连接,所述内筒体底部内周设置内螺纹。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盒体分隔为上下两个独立的区域,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的上部,所述盒体通过支杆与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底部的呈盘状的基座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内筒体底部内周的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基座的下表面设置呈方形的调节凸起。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盒体置入内筒体,然后基座缓慢的扭紧在内筒体底部螺纹处,由于基座主体部分会置入内筒体,故调节凸起便于调节。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语音报警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单片机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位于下部的区域,所述语音报警器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位于上部的区域,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筒体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并用于探测对应区域表面的压力值,所述交通防护桩与所述语音报警器对应的区域设置过音孔,所述语音报警器、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值后,单片机控制语音报警器播放报警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易初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易初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1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