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炼制集成干馏气制氢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2443.9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宇;杨庆春;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6 | 分类号: | C01B3/36;C10B53/06;C10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热载体 油页岩 炼制 集成 干馏 气制氢 系统 工艺 | ||
1.一种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炼制集成干馏气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炼制集成干馏气制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油页岩干馏单元、页岩油气分离单元、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烃类分离单元和甲烷水蒸汽重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炼制集成干馏气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页岩干馏单元设有通入油页岩原料的入口,油页岩干馏单元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页岩油气分离单元的油气混合物原料入口相连接;所述页岩油气分离单元的干馏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的干馏气原料入口相连接;
所述酸性气体脱除单元设有吸收剂原料入口,酸性气体脱除单元的净化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烃类分离单元的净化气原料入口相连接;烃类分离单元的C1组分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甲烷水蒸汽重整单元的C1原料入口相连接;甲烷水蒸汽重整单元设有水蒸汽原料入口及氢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炼制集成干馏气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页岩干馏单元包含油页岩预热器、干燥器及干馏反应器;所述页岩油气分离单元包含第一气固分离器、半焦燃烧器、第二气固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冷却器、第一油洗塔、第二冷却器、第二油洗塔、空冷器和气液分离器;
所述油页岩预热器设有油页岩原料入口;油页岩预热器、干燥器和干馏反应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干馏反应器设有脱除表面水的干燥油页岩入口,干馏反应器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气固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入口相连接;第一气固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油洗塔的油气混合物流入口相连接;第一油洗塔的洗涤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油洗塔的洗涤气入口相连接;第二油洗塔的洗涤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空冷器的洗涤气入口相连接;空冷器的冷却洗涤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接;
第一油洗塔的油出口分为两个通道,一个通道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却器的洗涤油入口连接,另一通道为产品油出口;第一冷却器的洗涤油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油洗塔的洗涤油入口连接;第二油洗塔的油出口分为两个通道,一个通道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却器的洗涤油入口连接,另一通道为产品油出口;第二冷却器的洗涤油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油洗塔的洗涤油入口连接;
半焦燃烧器设有预热空气入口,半焦燃烧器的固体物料入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气固分离器的固体物料出口相连接,半焦燃烧器的气固混合物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气固分离器的气固混合物入口相连接;第二气固分离器的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油页岩预热器的热废气入口连接;第二气固分离器的灰渣出口分为两个通道,一个通道通过管道与干馏反应器的热载体原料入口相连接,另一通道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空气预热原料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固体热载体油页岩炼制集成干馏气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气体脱除单元包括吸收液泵、吸收液冷却器、吸收塔、富液泵、贫液泵、贫-富液换热器、贫液冷却器、再生塔、再生气凝汽器、分离器和再沸器;
所述吸收液泵设有吸收剂原料入口,吸收液泵的吸收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液冷却器的吸收液入口相连接,吸收液冷却器的冷吸收液流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塔的冷吸收液入口相连接;吸收塔设有干馏气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页岩油气分离单元的干馏气出口连接;吸收塔的富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富液泵的富液入口相连接,富液泵的加压富液流出口和贫液泵的加压贫液流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贫-富液换热器的原料入口相连接,贫-富液换热器的富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再生塔的富液入口连接,贫-富液换热器的贫液出口通过管道与贫液冷却器的贫液入口连接;贫液冷却器的冷贫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吸收塔的冷贫液入口连接;再生塔的再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再生气凝汽器的再生气进口相连接,再生气凝汽器的冷再生气通过管道与分离器的物流入口相连接,分离器的冷凝液出口通过管道与再生塔的冷凝液入口相连接;再生塔的塔底物流出口通过管道与再沸器的物流入口连接,再沸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与再生塔的蒸汽入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24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酶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器身专用翻身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