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山楂树的嫁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3091.9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花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树 嫁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野山楂树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野山楂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的果实,内含绿原酸、咖啡酸、山楂酸、齐菊 果酸、槲皮素、金丝桃甙、表儿茶精等化学成分,具有消食积,散瘀血,驱绦 虫等功效,主治肉积、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 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还用于治疗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 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等病症,是一种医药用 途广泛的果实。
野山楂与山楂具有相同的药用价值,虽然山楂果实个大、果肉饱满,但其 受到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相对野山楂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野山楂树长期生 存在条件恶劣的沟壑、山区等林木地带,对气候适应性强,若将野山楂树移栽 至田园中,不仅可实现经济效益,而且野山楂树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有关野山楂树栽植的报道较少,大都局限于幼苗移栽,不仅成活率 低,而且移栽后品质受到环境影响。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野山楂树的 嫁接方法,以野山楂枝条为穗枝,经过一定的催芽处理后,接枝于砧木上,实 现野山楂大量栽培、科学管理的目的,解决现有野山楂长期自然脱落,造成资 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山楂树的嫁接方法,以野山楂枝条为穗枝, 通过嫁接方法接枝于田园砧木,解决野山楂树直接移栽成活率低、树木运送成 本高,挖掘耗时费力,人工费用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山楂树的嫁接方法,以野山楂枝条为穗枝,矮化果树树桩为砧木, 通过黑膜包覆对砧木增温至15℃以上,再以劈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步骤如下:
1)采集野山楂穗条,在1~4℃的低温保湿条件下保存2~3天,取出后喷 洒质量分数为1.5%的α-萘乙酸,再用涂有石蜡的牛皮纸包覆保存5~7天催芽;
2)待气温回升至15~18℃时,先在砧木上接口处用修枝剪断口,后用嫁接 刀由苗杆下部往上切一砧木斜面,再用刀从砧木斜面上部的接穗同等宽处下刀, 垂直向下劈开形成砧木劈口;
3)削接穗:将接穗削成楔形形成接穗削面一面稍长,另一面略短;
4)插接穗:将接穗长的一面贴砧木大的一面,以接穗削面和砧木削面的各 一边形成层(皮层)对齐为准,插入并插紧;
5)用塑料绑带绑紧,绑时用塑料盖住接穗的上切口。
进一步,所述的砧木为矮化苹果树1年生实生苗。
进一步,所述的矮化苹果树砧木在2月前起苗,按株行距0.15×0.25cm移 栽,移栽后在苗高80cm处截杆。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可以选择穗条粗度和砧木接口粗度相近的穗条。
本发明是以野山楂为穗枝,通过嫁接方法,将野山楂移栽于田园中,并通 过科学管理等手段,达到了提高野山楂产量与品质的目的,并且结合了野山楂 对气候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可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其有益效果是:1)提高野 山楂嫁接成活率,解决野山楂苗木品种化的问题;2)解决野山楂直接移栽成活 率低,幼苗运输费用高,采挖费用高、易伤根等问题;3)本发明通过黑膜包覆 提高砧木温度,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嫁接,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具体 成活率高达92%以上;4)野山楂穗枝采集后,经过催芽处理,嫁接后可快速发 芽,缩短嫁接周期,进而提高经济效益;5)本发明通过野山楂嫁接方法和野山 楂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使得山楂种植面积扩大,可在绝大多数区域进行栽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本发明进一步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野山楂树的嫁接方法,以野山楂枝条为穗枝,矮化果树树桩为砧木, 通过黑膜包覆对砧木增温至15℃,再以劈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步骤如下:
1)采集野山楂穗条,在4℃的低温保湿条件下保存3天,取出后喷洒质量 分数为1.5%的α-萘乙酸,再用涂有石蜡的牛皮纸包覆保存5天催芽;
2)待气温回升至15℃时,先在砧木上接口处用修枝剪断口,后用嫁接刀由 苗杆下部往上切一砧木斜面,再用刀从砧木斜面上部的接穗同等宽处下刀,垂 直向下劈开形成砧木劈口;
3)削接穗:将接穗削成楔形形成接穗削面一面稍长,另一面略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花,未经张秀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3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金银花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牛樟芝智能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