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斜置双柱重型锻造液压机的中间分体式下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3401.7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郝铁文;凌北;王爱国;殷文齐;宋清玉;王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4 | 分类号: | B30B15/04;B21J1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梁科颖;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斜置双柱 重型 锻造 液压机 中间 体式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型锻造液压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斜置双柱重型锻造液压机的下横梁均为整体铸造结构。整体铸造式下横梁内部结构复杂,工件外形尺寸大,工件的自身重量也很大。这种结构的下横梁为铸造、加工、运输、吊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此种局限,斜置双柱式压机的公称压力一般不超过6000吨。基于上述原因,如想设计制造更大吨位的此类压机,就需研发一种新结构的下横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斜置双柱重型锻造液压机的中间分体式下横梁,它有以下技术特征:设有前半体与后半体,前半体在X方向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有竖向的立柱拉杆孔。在Z向设有与X方向形成α夹角的斜置凸体。夹角α的范围为55°至65°,最佳值为60°。结合面上X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朝向Y方向的通孔ⅰ,结合面上Z方向的上端设有通孔ⅱ而下端设有通孔ⅲ。后半体的形状与构造与所述前半体对应相同,当其沿结合面水平旋转180°时与前半体可完全重合。前半体与后半体之间的通孔ⅰ用螺栓ⅰ贯穿并用螺母ⅰ紧固。前半体与后半体之间的通孔ⅱ用螺栓ⅱ贯穿并用螺母ⅱ紧固。前半体与后半体之间的通孔ⅲ用螺栓ⅲ贯穿并用螺母ⅲ紧固。前半体的结合面上设有对称的凸台ⅰ与凹进ⅰ而后半体的结合面上与前半体的结合面上的凸台ⅰ与凹进ⅰ对应处分别设有凹进ⅱ与凸台ⅱ。凸台ⅰ与凹进ⅱ,凹进ⅰ与凸台ⅱ的侧边之间为过渡间隙配合。结合面上X方向的水平两端对称设有朝向Y方向的通孔ⅰ数量为每侧4个,其中上、中部各1个,下部水平方向2个;结合面的Z方向上端的通孔ⅱ数量为4个,结合面的Z方向下端的通孔ⅲ数量为4个,且与通孔ⅰ上下一一对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新型下横梁有以下几个优点:
1、由于每个分体的重量和外形轮廓尺寸均在国家规定的道路运输限制内,使得远距离运输成为可能,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2、由于单个分体与整体式下横梁相比内部结构相对简单,使得在铸造和后续加工过程变得相对容易进行。
3、满足了下横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及用户的使用要求,同时下横梁的整体重量也控制在了合理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总装配立体图。
图2为图1的X向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序号为1的零件即前半体的立体图
图4为图1中序号为1的零件即前半体沿平面旋转180度时的立体图。
图5为图3的X向俯视图。
图6为图1中序号为2的零件即后半体的立体图。
图7为图1中序号为2的零件即后半体沿平面旋转180度时的立体图。
图8为图6的X向俯视图。
图中:1、前半体,2、后半体,3、立柱拉杆孔,4、斜置凸体,5、结合面,6、通孔ⅰ,7、通孔ⅱ,8、通孔ⅲ,9、螺栓ⅰ,10、螺栓ⅱ,11、螺栓ⅲ,12、凸台ⅰ,13、凹进ⅰ,15、凹进ⅱ,16、凸台ⅱ,17、螺母ⅰ,18、螺母ⅱ,19、螺母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是10000吨自由锻油压机的重型分体组合式下横梁。
这种用于斜置双柱重型锻造液压机的中间分体式下横梁,由前半体1,后半体2以及三组拉紧螺栓和相应配对的螺母组成。将整体铸造式下横梁以Y向中心线(两立柱中心连线)为界进行前后分体,参见附图1与2。为了保证下横梁能够以Y向中心线分开的限制条件就是液压机每侧的单根立柱中的拉杆数量为偶数,并且前后对称布置,因为在剖分面上不宜设置拉杆。将下横梁分体之后,两个半体互为独立的两个零件。每个半体的重量大幅减少,铸造结构相对简单、加工难度大大减小。具体来说,它设有前半体1与后半体2。前半体1在X方向上表面的两端对称设有竖向的立柱拉杆孔3。在Z向设有与X方向形成α夹角的斜置凸体4。夹角α的范围为55°至65°,最佳值为60°。结合面5-1上X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朝向Y方向的通孔ⅰ-6,结合面5-1上Z方向的上端设有通孔ⅱ-7而下端设有通孔ⅲ-8。后半体2的形状与构造与前半体1对应相同,当其沿结合面5-2水平旋转180°时与前半体1可完全重合。前后两半体的接触表面必须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和平面度,以使接触面积尽可能大一些。在垂直于接触面(Y向)以及沿着斜置方向(Z向)上采用几组拉紧螺栓进行拉紧,参见附图1、附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3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栓塞保护系统
- 下一篇:表面镂空印花生态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