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流脑的注射液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53623.9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4352571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8
发明(设计)人: 郝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 郝建友
主分类号: A61K36/634 分类号: A61K36/634;A61K9/08;A61P31/16;A61K35/64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流脑 注射液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流脑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此外,脑膜炎球菌可不侵犯脑膜而仅表现为败血症,其中重者可呈暴发型发作。感染亦可发生于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及眼等部位。本病遍见于世界各国,呈散发或大、小流行,以儿童发病率为高。流脑的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表现为三个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此外,尚有非典型表现者。潜伏期1~7天,一般为2~3天。本病有两种类型:普通型和暴发型,普通型流脑发展过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和脑膜炎期三个阶段,但临床上难以划分。有时病情终止于败血症期而无脑膜炎发生,而脑膜炎期则同时有败血症存在;暴发型:少数患者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h内甚至在6h内即可危及生命。流脑是由病菌引起的传染病,治疗时使用大量抗菌素类药物应急治疗,如注射大量的青霉素、头孢类抗菌素、头孢他定。病情不属于紧危的,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更稳定,更安全。中医对该病的辩证论治,有风毒犯表证,精神不振,恶风,轻度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畏光、畏声,原伤口处有麻木、瘙痒或虫行感,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另外一种是肝风内动证:闻声则惊或抽搐,甚至闻水声、见水或谈论饮水则咽喉痉挛,烦躁不安,多汗流涎,排尿排便困难,舌红苔白,脉弦。

公开号CN 101537135 A(申请号200810102462.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流脑的中药制剂,由羚角片,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双钩藤,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连翘,芦根,淡竹茹等原料制得。公开号CN 104001108 A(申请号201410213008.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药口服液,其由生石膏30份、犀角10份、黄连5份、生地10份、黄芩10份、葱白15份、玄参9份、郁金10份、西洋参15份、乌梅10份、牡蛎20份、黄柏10份制得。公告号CN 103830523 A(申请号201410082018.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原药包括板蓝根10-15g,黄芩3-5g,黄柏3-5g,栀子3-5g,海螺壳10-15g,水蛭1.5-3g,珊瑚9-12g,甘草5-9g,知母10-15克,防风10-15g、牡丹皮10-15克,红参9-12g,当归9-12g,白术9-12g,半夏5-9g,山楂25g,木通25g,升麻25g,朱砂3-5g。

目前,中医药治疗此病已公开的配方数量较少,且多是一些未经临床安全认证的组方,关于治疗流脑的中药注射液的报道基本没有,因此,关于治疗流脑的中医配方还需进一步研究,对流脑出现的呕吐、发热等疗效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见效快的治疗流脑的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注射液疗效稳定,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流脑的注射液,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金银花1.2-2.0,贯众0.4-1.6,连翘0.5-1.2,壁钱0.4-1.0,辣子草0.3-0.6。

优选的方案中,金银花1.2-2.0,贯众0.4-1.6,连翘0.5-1.2,壁钱0.4-1.0,辣子草0.3-0.6。

更加优选的,金银花1.2-2.0,贯众0.4-1.6,连翘0.5-1.2,壁钱0.4-1.0,辣子草0.3-0.6。

所述治疗流脑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是:

(1)将金银花和连翘去杂质,粉碎,置于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加水蒸馏提取三次,收集蒸馏液;

(2)将贯众用清水稍浸,切片,然后与大米一起置于锅中,不断翻炒药材,文火炒至米呈深黄色,贯众熏至黄色,出锅,筛去米,晾凉;

(3)取壁钱去杂质,置于适宜容器内,用文火焙干,取出,放凉;

(4)将步骤(2)(3)所制得药材与辣子草一起置于砂锅中,加温水浸渍40-60分钟(优选的,温水浸渍50分钟),然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煎30-70分钟(优选的,转小火煎5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将剩下滤渣兑水,煎煮40分钟,过滤,收集滤液,再将滤渣二次兑水,煎煮30分钟,过滤,合并三次滤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建友,未经郝建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3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