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米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4224.4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4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凌爱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爱秋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8;A23L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14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色米制品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香菇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王″之称。香菇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
从有关文献中或悉,香菇甾醇含量很高,对防治佝偻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强细胞免疫能力,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香菇含有六大酶类的40多种酶,可以纠正人体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对人体降低血脂有益。
同时,香菇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还对糖尿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
目前,香菇主要是用其子实体来食用,而香菇的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香菇米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香菇为原料,并通过萃取得其汁液,然后用普通大米将香菇汁液吸收起来,最后再通过烘干而得一种具有香菇味及营养的大米。通过实施本发明,将香菇的养分及味道萃取出来,所萃取的香菇汁液其药效及功效同香菇子实体无异。所以,香菇汁液成本低廉,但其营养、药效及功效同样彰显。将香菇的味道及营养成分融进大米粒中,使普通大米变成营养富极的保健米。食其米,使人们在日常进食中得到进补和保健,大米由此大幅度增值。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香菇米,技术方案中是以香菇为原料,并通过萃取得其汁液,然后用普通大米将香菇汁液吸收起来,最后再通过烘干而得一种具有香菇味及营养的大米。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干香菇或新鲜香菇为原料。
2、选用无变质、无霉变、色泽正常、颗粒大小均匀的大米为原料。
3、萃取香菇汁液:先将香菇切成丁,然后按1公斤干香菇兑清水60公斤、1公斤新鲜香菇兑清水10公斤,将上述香菇按量兑水浸泡8~10小时,最后放置到加热锅中进行加热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至水分减少三份之二,经过过滤后而得香菇汁液。
4、混合:将香菇汁液浸没于大米中,在20~25°环境下浸泡10~15个小时,大米由此吸足了香菇汁液。
5、烘干:将吸足香菇汁液的大米捞起并沥干水分,然后烘干至米粒水分含量低于5~8%得一种具有香菇味及营养的大米。
本发明既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具有香菇味及营养的大米其制备方法构思新颖,措施独特,制备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2、实施本发明所用的主要原料——香菇,其原料资源广泛,价格低廉。
3、实施本发明所用的主要原料——大米,其原料资源广泛,价格低廉。
4、通过实施本发明,将香菇的养分及味道萃取出来,所萃取的香菇汁液其药效及功效同香菇子实体无异。所以,香菇汁液成本低廉,但其营养、药效及功效同样彰显。
4、通过实施本发明,将香菇的养分及味道融进大米粒中,制备出来的大米又具有香菇的特别香味,适口性特别好,使普通大米变成营养富极的保健米。食其米,使人们在日常进食中得到进补和保健。
5、通过实施本发明,大米由此大幅度增值,效益异常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香菇米,技术方案中是以香菇为原料,并通过萃取得其汁液,然后用普通大米将香菇汁液吸收起来,最后再通过烘干而得一种具有香菇味及营养的大米。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选择干香菇或新鲜香菇为原料。
2、选用无变质、无霉变、色泽正常、颗粒大小均匀的大米为原料。
3、萃取香菇汁液:先将香菇切成丁,然后按1公斤干香菇兑清水60公斤、1公斤新鲜香菇兑清水10公斤,将上述香菇按量兑水浸泡8~10小时,最后放置到加热锅中进行加热至水沸腾,并持续加热至水分减少三份之二,经过过滤后而得香菇汁液。
4、混合:将香菇汁液浸没于大米中,在20~25。环境下浸泡10~15个小时,大米由此吸足了香菇汁液。
5、烘干:将吸足香菇汁液的大米捞起并沥干水分,然后烘干至米粒水分含量低于5~8%得一种具有香菇味及营养的大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爱秋,未经凌爱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42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控型透皮贴剂的控释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普洱茶酵母发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