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肛痿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54396.1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翠翠 |
主分类号: | A61K36/758 | 分类号: | A61K36/758;A61P1/00;A61P9/14;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肛痿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肛痿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痿管。多由肛门痛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所致。因肛管直肠痿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痿,是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处。整个痿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复一层肉芽组织,经久不愈。其临床特点为肛周反复流脓水、疼痛、瘙痒,并可从流脓外口触及或探及管道通向肛内。发病率仅次于痔,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可能与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
肛痿,中医又称为“漏窗”“痔漏”“肛漏”。中医学认为,肛痿的形成主要原因有肛痈溃脓后,脓出不畅,余毒未尽,蕴结内阻,气血不畅,创口久不愈合,日久成萎;或患虚痨,肺肾阴虚,湿热乘虚入侵,化腐化脓,正气不足,脓出不畅,日久成萎。
肛萎,中医又称“漏疮”“痔漏”“肛漏”。中医学认为,肛痿的形成原因有肛痈溃脓后,脓出不畅,余毒未尽,蕴结内胆,气血不畅,创口久而不愈合,日久成痿;或换虚痨,肺肾阴虚,湿热乘虚入侵,化腐成脓,正气不足,脓出不畅,日久成痿。
肛痿有实证、虚证之分。外口常有脓水流出,瘙痒微痛,并发感染者多为剧痛,痿管形成则缠绵不愈。若患处肿胀,质硬而痛,疮口突起,浓汁稠厚,患者体格健壮者,则属实症,易治;若痿管部软陷,外口塌陷凹进,浓汁稀薄,体格素虚软弱者,属虚证,较难治。肛痿重在外治,如腐蚀法、挂线法、手术疗法等,可根据病情等选择运用。内治当以辅助。属实症者,可选用服消漏丸;属虚证者,则宜扶正、托里、解毒、化瘀之法,辩证施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肛痿的药物。
本发明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
生乌梅20克、细辛6克、当归15克、生附子10克、川椒10克、黄连15克、黄柏20克、五倍子20克、木鳖子15克。
本发明对治疗肛痿发炎肿痛、内痔嵌顿水肿、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以及肛门湿痒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配方:生乌梅20克、细辛6克、当归15克、生附子10克、川椒10克、黄连15克、黄柏20克、五倍子20克、木鳖子15克。
用法:上药水煎汁外洗,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功效,对治疗肛痿具有很好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翠翠,未经孙翠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4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