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银花的种植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54634.9 申请日: 2014-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4429504A 公开(公告)日: 2015-03-25
发明(设计)人: 康有军;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红柿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7/06;A01C21/00;A01B79/02
代理公司: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王芸;刘雪莲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金银花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金银花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是中国传统的常用药食两用植物,又名忍冬花,通灵草等。

《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取汁能伏硫制汞,故有通灵之称。金银花性甘、温、无毒,主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金银花富含绿原酸、木犀草素、挥发油及黄酮类等物质,归肺、心、胃经,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具有抗菌、消炎、解热、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药品、保健品、日用化妆品、食品以及化工行业。目前我国每年金银花的需求量达2000万公斤以上,而实际产量不足1000万公斤,其中野生产量约占全部产量的十分之一,而主要种植地区山东和河南的金银花虽然经过改良,但由于培育种植方法不是十分科学,导致金银花尽管种植面积较大但产量低,不能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金银花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由整地移栽、追肥、中耕除草、定型、修剪、打顶和病虫害防治完成。本发明所述种植方法通过优化金银花的栽种条件、施肥方法和田间管理方法,显著提高了金银花的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金银花的种植方法,由整地移栽、追肥、中耕除草、定型、修剪、打顶和病虫害防治完成,具体方法如下:

(1)整地移栽: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水源近的肥沃沙壤土;每年2-4月或10-12月进行金银花移栽,移栽前每亩均匀施撒农家肥2000~3000kg,磷钾复合肥100~150kg,然后深翻整平;采用穴距为1.8m×1.5m进行穴栽,栽植深度为9~12cm,每穴再施0.15kg饼肥;然后浇水、覆土压实;

(2)追肥:每年春秋两季各施一次,春季每亩土壤用农家肥500~700kg和尿素8~12kg混合浇施,秋季每株金银花追施磷酸二铵200~300g、氯化钾70~80g、过磷酸钙80~100g,施肥的位置以树冠的外围0.5~1.0m,开宽30~40cm,深20~30cm的沟,将肥料与土壤适度混合后施入沟内,再将沟填平即可;四季根据旱涝情况,适当浇水。

(3)除草:移栽第二个月开始除草,杂草随见随除;

(4)定型:移栽后的次年春季开始架设棚架,整理树形;

(5)修剪:第一年立冬后将当年生长健壮的枝条留2-3根,距离地面20-30cm处剪去留作主干,其余枝条全部剪除,第二年立冬后在第一年每个主干上发育生长的枝条留3-5个枝条,每个枝条留3-5个叶芽,其余剪除,三年后株型为伞形;同时每年冬季至萌芽前,剪去枯、老、细、弱及过密的枝条,对多年生枝条进行短截;

(6)打顶:将长度为40-60cm当年新抽的花枝条打顶,留4-5个花节,然后剪掉顶端;

(7)病虫害防治: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要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花蕾接近成熟到采花期禁止用药。

本发明所述种植方法通过合理优化金银花的栽种条件以及田间管理方法,提高了金银花的产量。

申请人经过多年试验发现,在金银花移栽前每亩均匀施撒农家肥2000~3000kg,磷钾复合肥100~150kg,然后深翻整平;采用穴距为1.8m×1.5m进行穴栽,栽植深度为9~12cm,每穴再施0.15kg饼肥,可以促使金银花生长,增大树架,显著提高金银花的产量。优选地,在金银花移栽前每亩均匀施撒农家肥2500~3000kg,磷钾复合肥120~150kg。最佳优选地,在金银花移栽前每亩均匀施撒农家肥2500kg,磷钾复合肥120kg。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移栽的金银花苗干直径为0.3~0.4m,高度留30~40cm;剪去细弱枝,壮枝留2-3个节剪去上梢,对过长的须根进行适当的回缩。通过以上优选,可以使金银花快速生根、发芽,同时使新芽更加粗壮。

优选地,所述步骤(1)磷钾复合肥中磷和钾的重量比为1~3:4~6。最佳优选地,所述磷钾复合肥中磷和钾的重量比为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红柿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红柿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4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