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炉渣形成的优化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4715.9 | 申请日: | 2014-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刚;周伟;何立汉;吴之林;周颖能;赵冬贤;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炉渣 形成 优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减少炉渣形成的优化系统,其包括:
锅炉,所述锅炉包括多个燃烧器、排气口、燃烧区以及位于所述燃烧区和所述排气口之间的对流区,所述多个燃烧器用于在所述锅炉内燃烧包括可燃燃料和氧的组合,所述排气口用于从所述锅炉排出尾部烟气;
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多个温度传感器与所述锅炉内的多个锅炉子区域通讯以用于感知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的温度,其中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位于所述对流区;
多个CO传感器,所述多个CO传感器与邻近所述排气口的多个排气子区域通讯以用于感知通过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离开所述锅炉的所述尾部烟气中的CO含量,其中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位于所述对流区与所述排气口之间,并且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的至少一个相关联,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中所感知的温度、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中所感知的CO含量以及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和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间的关联,来优化所述锅炉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锅炉包括燃烧区以及所述燃烧区和所述排气口之间的对流区,在所述燃烧区中燃烧包括所述可燃燃料和所述氧的组合,且其中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位于所述对流区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位于公共对流平面,所述公共对流平面基本垂直于所述锅炉内烟气的总体流动方向,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位于公共排气平面,所述公共排气平面基本垂直于所述尾部烟气的总体流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锅炉还包括所述燃烧区上方的过燃区,过燃风被引入所述过燃区,且其中所述对流区位于所述过燃区和所述排气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锅炉还包括多个过燃风喷嘴,所述过燃风经由所述多个过燃风喷嘴被引入所述过燃区,且其中所述锅炉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包括所述多个过燃风喷嘴中的至少一个的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过燃风喷嘴的参数包括所述过燃风的流量、所述过燃风的摆角或者它们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包括预先建立的模型库,所述模型库包括至少一个模型,所述至少一个模型对应于所述锅炉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中所感知的温度、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中所感知的CO含量、以及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和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间的关联之间的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
决策模块,其用于确定何时要执行优化步骤;
优化模块,其用于在所述决策模块已确定要执行所述优化步骤时,从所述模型库确定要被调节的所述锅炉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以及
执行模块,其用于调节所述锅炉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优化系统,其中,当至少一个锅炉子区域的所感知的温度高于预定的温度阈值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锅炉子区域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排气子区域的所感知的CO含量高于预定的CO含量阈值时,所述决策模块确定要执行所述优化步骤。
10.一种用于减少锅炉中炉渣形成的优化方法,其中所述锅炉包括燃烧区、排气口以及位于所述燃烧区和所述排气口之间的对流区,所述燃烧区中燃烧包括可燃燃料和氧的组合,所述排气口用于从所述锅炉排出尾部烟气,所述优化方法包括:
将所述锅炉内的多个锅炉子区域的每一个与邻近所述排气口的多个排气子区域的至少一个相关联,其中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位于所述对流区,并且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位于所述对流区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感知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的温度;
感知通过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离开所述锅炉的所述尾部烟气中的CO含量;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中所感知的温度、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中所感知的CO含量、以及所述多个锅炉子区域和所述多个排气子区域间的关联,来优化所述锅炉的至少一个操作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47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