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肝脓肿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5621.3 | 申请日: | 2014-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4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景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东旭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16;A61P31/04;A61P31/10;A61P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47***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脓肿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脓肿的中药制剂。本发明具有消痈排脓、清热解毒、潇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脓肿具有确切疗效。
背景技术
肝脓肿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此外,在开放性肝损伤时,细菌可随致伤异物或从创口直接侵入引起肝脓肿;细菌也可来自破裂的小胆管。有一些原因不明的肝脓肿,称隐源性肝脓肿,可能与肝内已存在的隐匿病变有关。这种隐匿病变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在肝内繁殖,发生肝脓肿。有人指出隐源性肝脓肿中25%伴有糖尿病。临床表现:1.症状: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剧增。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2.体征:肝脏多有肿大,多数在肋间隙相当于脓肿处有局限性水肿及明显压痛。部分病人可出现黄疸。如有脓肿穿破至胸腔即出现脓胸,肺脓肿或穿破至腹腔发生腹膜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脓肿的中药制剂。本发明具有消痈排脓、清热解毒、潇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脓肿具有确切疗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治疗肝脓肿的中药制剂选用的原料药材及重量组分分别是:柴胡6份、黄芩12份、熟地黄20份、天花粉15份、龙胆草15份、败酱草30份、甘草15份、金银花30份、薏苡45份、蒲公英30份、栀子20份。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黄芩:性味:苦,寒。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
天花粉: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主治: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龙胆草: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败酱草:化学成分:含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等。性味:性凉,味辛、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甘草: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金银花:【性味归经】味甘;寒。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薏苡: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功能。用于脾虚泄泻水肿脚气、白带、湿、关节疼痛、肠痈、肺痿等症。尚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等癌症以及多发性疣。【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种子含有大量淀粉及多种维生素。还含有的主要的主要成分是固醇、多种氨基酸、薏苡仁油、薏苡仁脂、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等;【主治】:治胃寒疼痛、气血虚弱。【性味归经】:甘、温脾、胃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东旭,未经景东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5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