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铲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5631.7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华;叶芳霞;梁淑华;燕映霖;钟黎声;赵娜娜;王亮亮;邹军涛;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28 | 分类号: | E02F9/28;B22D1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铲齿,在其齿前端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耐磨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层为V2C致密陶瓷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沿V2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23μm,优选为12-20μm,更优选为15-20μm;优选地,其中V2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地,V2C晶粒尺寸为20-50μm,优选为30-50μm。
4.一种铲齿,在其齿前端工作部位的表面具有梯度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复合涂层为碳化物涂层,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V2C致密陶瓷层、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层为准单晶相,所述准单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与单晶相之间,相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显减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较有序的显微组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沿V2C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9-23μm,优选为12-20μm,更优选为15-20μm;优选地,其中V2C的体积分数大于80%,优选大于90%;优选地,V2C晶粒尺寸为20-50μm,优选为30-50μm。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沿微米V8C7致密陶瓷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7-88μm,优选为40-80μm,更优选为60-80μm;优选地,V8C7的体积分数大于70%,优选大于75%;优选地,V8C7的晶粒尺寸为5-15μm,优选为6-15μm,更优选为8-15μm。
8.如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沿V8C7与基体的融合层纵向剖面,其厚度为126μm-1074μm,优选300-1050μm;优选地,其中V8C7的体积分数为20%-85%,优选为50%-85%;优选地,V8C7的晶粒尺寸为5-20μm,优选为10-20μm。
9.如权利要求4-8之一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梯度复合涂层总厚度为152-1185μm,优选在400-1180μm。
10.如权利要求4-9之一所述的铲齿,其特征在于:基体组织根据热处理工艺的不同分别为珠光体、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奥氏体和索氏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该梯度复合涂层被施加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56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