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7691.2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0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峰;殷翔;史训龙;朱海燕;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7048;A61P3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制备 乙肝病毒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从药用植物山芝麻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在 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有关统计显示,全世界大约有3亿多人为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 我国约占半数。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 于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因此成为影响人类寿命 的九大疾病之一。由于慢性HBV感染者较非携带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率为 217,因此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万人死于乙肝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而我国 又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慢性肝病(肝硬化 与肝癌)。上述疾病给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寻求高效低毒 的抗HBV药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药物化学工作者在筛选抗HBV药物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到目前 为止能治愈HBV感染的特效药还在寻找。临床上已获得FDA正式批准使用的 α-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拉米呋啶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治疗效果,对大多数病人 还达不到治愈的目的,停止治疗后的“反跳”现象是医药工作者最感棘手的问题, 所以开发研制高效、低毒、不“反跳”的抗HBV新药向药物化学工作者提出了挑 战。在筛选抗HBV新药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药物化学工作者把注意力转向了 植物来源丰富、价廉易得、毒副作用小、分子结构复杂多样的天然化合物。
山芝麻(HelicteresangustifoliaL.)为梧桐科植物,主要分布于岭南地区, 其根或全株药用,具有解表清热、消肿解毒的功能,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肺热 咳嗽、咽喉肿痛、头痛、肠炎、痈肿等症,在凉茶配方中也常出现。药理研究表 明山芝麻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及抗肿瘤等活性。我们的研究表明山芝麻粗提 物具有很好的抗HBV活性,但对其抗HBV的药效物质却缺乏研究,而本发明 涉及的黄酮类化合物尚未见抗HBV活性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从山芝麻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乙肝病 毒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从梧桐科山芝麻属(Helicteres)植物山芝麻 (H.angustifolia)中提取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5,7,8-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 和翻白叶苷A(2),并经试验证实所述化合物具有抗HBV活性。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化合物具有如下的化学结构:
本发明中,
化合物5,7,8-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其中,R1=OH,R2=H,R3=OCH3;
化合物翻白叶苷A(2),其中,R1=H,R2=OA,R3=OH,且取代基R2中的基团 A为:
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取山芝麻干燥地上部分15kg,95%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分别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共得1.05kg,取乙酸乙酯萃取物160g进行硅胶柱色谱, 以二氯甲烷-甲醇梯度洗脱,所得流份以不同洗脱剂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MPLC 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分离得到化合物5,7,8-三羟基-4'- 甲氧基黄酮(1)和翻白叶苷A(2)。
本发明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5,7,8-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和翻白叶苷A(2) 进行了体外抗HBV实验,结果证实,所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HBV活性,且 有效浓度低,其中5,7,8-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1)对HBsAg的IC50值为49.3μg/ml, 对HBeAg的IC50值为68.4μg/ml;翻白叶苷A(2)对HBsAg的IC50值为14.6 μg/ml,对HBeAg的IC50值为41.5μg/ml,显著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所述化 合物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抗HBV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提取、分离、制得黄酮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7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钙必需氨基酸腹膜透析液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尼麦角林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