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打气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7817.6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9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师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F04B4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星光大道***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气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打气筒。
背景技术
打气筒又称空气泵,用以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一些球类所需的空气。打气筒分为手动打气筒、脚踩式打气筒和电动式打气筒。脚踩式打气筒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电动式打气筒受环境要求严格只有电的地方才可使用。然而手动打气筒通常分为长打气筒和短打气筒,长打气筒携带不方便,短打气筒虽然携带方便,但是由于比较短则打气时人要弯腰打气。目前打气筒的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打气筒的长度直接决定了每拉和压一次活塞杆打气筒打入轮胎的气体量,打气筒越短,这每次打入轮胎的气体较少,则对于同一轮胎打气时,短打气筒与长打气筒相比拉压活塞杆的次数较多。由于人是弯腰打气,故工作强度大。
由此可见现有的手动打气筒存在携带不方便,打气时工作强度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手动打气筒存在携带不方便,打气时工作强度大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打气筒具有携带方便,打气时工作强度低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打气筒,包括第一打气筒、第二打气筒、底板、盖板、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筒位于底板上,所述第二气筒位于第一气筒上方,所述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气筒的内径与第二气筒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直径与第二活塞杆的直径相同,所述底板上设有可容纳第二气筒的第一通孔和可容纳第二活塞杆的第二通孔,所述盖板位于第二气筒上端且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通孔中,所述活塞位于第二气筒内,所述活塞与第一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筒下端设有单向气压阀和软管,所述软管与第一气筒的内孔相通,所述软管的端部设有气针。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便携式打气筒,包括第一打气筒、第二打气筒、底板、盖板、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筒位于底板上,所述第二气筒位于第一气筒上方,所述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可拆卸连接,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连接时打气筒的高度变高,则使单向压缩一次空气打入轮胎的气体较大,且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拆卸后高度较低方便携带。所述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可拆卸连接,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组合使人在给轮胎打气时不需要弯腰,减小了打气时的工作强度。所述第一气筒的内径与第二气筒的内径相同,确保活塞能挤压第一气筒内的气体也能挤压第二气筒内的气体。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直径与第二活塞杆的直径相同,确保第一活塞杆能穿过盖板上的通孔时第二活塞杆也能穿过该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气筒可插入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活塞杆可插入第二通孔内,方便第二气筒和第二活塞杆拆卸后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盖板位于第二气筒上端且盖板上设有通孔且第一活塞杆从通孔处穿过,所述活塞位于第二气筒内,所述活塞与第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筒下端设有单向气压阀和软管,单向气压阀起向第一气筒内进气的作用,所述软管与第一气筒的内孔相通,所述软管的端部设有气针,第一气筒内的空气经过软管和气针打入到轮胎中,气针起连接轮胎的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本发明时,将第二气筒和第二活塞杆分别从底板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取下,将第二气筒与第一气筒连接,将第二活塞杆与第一活塞杆连接,再将气针与轮胎的气嘴连接。活塞与第一气筒和第二气筒形成的活塞腔,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下运动使活塞挤压活塞腔内的空气,单向气压阀关闭,活塞腔内的空气被挤压到轮胎中,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杆向上运动使活塞向上运动活塞腔内的负压增大单向气压阀打开,使外界空气进入到活塞腔内。如此反复运动使便携式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待轮胎打满气,将气针从轮胎气嘴处拔掉,将第二活塞杆与第活塞杆分离,将第二活塞杆插入到底板的第二通孔处,将第二气筒与第一气筒分离,将第二气筒插入到底板的第一通孔处。
本发明与现有的长打气筒相比较而言,本发明的第一气筒和第二气筒是可拆分的,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是可拆分的,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拆分,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拆分后打气筒的总高度降低了便于携带,本发明与现有的短打气筒比较而言,本发明在给轮胎打气时,第一气筒与第二气筒连接,第一活塞杆与第二活塞杆连接使活塞单次行程挤压到轮胎内的空气较多减少了打气时活塞运动的次数,且人给轮胎打气时不用弯腰,减少打气时的工作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师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师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7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