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方位三维立体视觉的单目内窥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8292.8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伟;李友福;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G02B23/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三维立体 视觉 内窥镜 系统 | ||
1.一种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护罩(7),由透明材料制备,呈圆筒状结构;
图像传感器芯片(1),固定于所述透明护罩(7)的后端,其所在平面与所述透明护罩(7)的中心轴线垂直;
鱼眼透镜(2),固定于所述透明护罩(7)内,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1)的正前方;以及
二次曲面反射镜(3),固定于所述透明护罩(7)内,所述鱼眼透镜(2)的正前方,其凸部朝向所述鱼眼透镜(2);
其中,单目内窥镜系统外围的环向视场内的场景信息透过所述透明护罩(7),并由所述二次曲面反射镜(3)反射至所述鱼眼透镜(2),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1)采集鱼眼透镜(2)上的图像,从而实现环向视场内场景信息的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曲面反射镜(3)为空心结构,其顶部具有通光孔;
所述单目内窥镜还包括:
前视透镜组(4),固定于所述透明护罩(7)内,所述二次曲面反射镜(3)的正前方,正对所述二次曲面反射镜(3)顶部的通光孔设置;
其中,所述前视透镜组(4)、二次曲面反射镜(3)、鱼眼透镜(2)以及图像传感器芯片(1)的光轴共轴,所述单目内窥镜前方视场内的场景信息经由所述前视透镜组(4)和所述二次曲面反射镜(3)顶部的通光孔,透射至鱼眼透镜(2),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1)采集鱼眼透镜(2)上的图像,实现前方视场内场景信息的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鱼眼透镜固定支架(10),用于将所述鱼眼透镜(2)固定于所述透明护罩(7)内,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1)的正前方;
头部固定支架(9),呈圆筒状结构,固定于所述透明护罩内,由不透明材料制备;
其中,所述二次曲面透镜固定于该头部固定支架(9)的后端,且所述前视透镜组(4)固定于该头部固定支架(9)的圆筒状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支架(9)的后端朝向径向外围延伸;
所述单目内窥镜还包括:M组的照明装置,固定于头部固定支架的后端,前视透镜组(4)的外围,用于对视场进行照明,其中M≥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的组数M满足:
其中,θIOV为照明装置中LED灯所实现的照明视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组的照明装置中,每一组照明装置包括:
LED灯(5);以及
位于该LED(4)前方的半透半反镜(6);
其中,所述LED灯(5)发射光的一部分由所述半透半反镜(5)反射,穿过所述透明护罩,从所述单目内窥镜侧面向侧后方射出,照亮所述单目内窥镜的环向视场,另一部分透过所述半透半反镜(5),从所述单目内窥镜前端射出,照亮所述内窥镜的前方视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目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线束(14),由单目内窥镜的尾部输出,其具有三方面功能:一是实现所述单目内窥镜方向控制;二是为单目内窥镜内的LED灯(5)和图像传感器芯片(1)供电;三是将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1)采集的图像信息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82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太赫兹波进行非接触式探测生命体征的探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捷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