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打压检漏用快速连接堵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59278.X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佟永利;崔立军;徐飞;许贞龙;李智生;金晨伟;陈磊;韩钊;冯培;钟征;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打压 检漏 快速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材打压检漏用的快速连接装置,此装置适用于管材抗冲击性、密闭性检验。
背景技术
热沉是低温环境模拟试验中的关键设备,其主要功能是为试验件提供冷黑环境。现在常用的不锈钢管铜翅片结构热沉(以下简称热沉)具有结构强度高、降温效果好的特点。每根不锈钢管材在焊接铜翅片之前,都要经过打压检漏试验,因为在热沉使用时,通液氮的瞬间氮气体积会迅速膨胀,能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此冲击力会对管材的管壁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可能造成管路泄漏,所以在热沉焊接组装前,要对每根管材进行必要的打压检漏试验。
旧工艺是在做打压检漏试验时,使用专门的打压测试仪器连接到试件管上,一件一件的进行检漏。在检漏工作开始之前,要预先车加工或者铣加工不锈钢堵头,将管道的一端采用氩弧焊环焊,管材的另一端焊接到打压试验设备上,试验完毕后,将焊接处切除,去毛刺。
这样的打压检漏工艺存在着以下问题:
1、浪费材料。经过打压检漏之后,管的有效长度有一定的损失。除此之外加工堵头的材料,以及焊接所用的氩气、不锈钢焊条,切割用的耗材切割片,都算在物料损耗之内。
2、浪费人力工时。首先是车加工堵头,需要车工或铣工;然后是氩弧焊环焊,要注意焊接质量;最后是钳工切割、去毛刺。即做一次打压试验至少需要三个工种的配合才能完成。
为此,提供一种能够省料、且便捷快速的进行打压检漏试验的连接装置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材打压检漏用的连接装置,能够快速装卡,使用便捷,解决上述旧工艺费工费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热沉加工用的管材打压检漏快速连接堵头装置,包括抱紧夹具、堵头与螺套三部分,抱紧夹具为不锈钢材料,由上下两片抱箍组成,两片抱箍一端穿过管材的轴线啮合,一端机械固定,两片抱箍紧固好管材后通过螺纹连接从U形螺套的开口端拧紧到铜螺套内,随之管材向螺套内延伸,管材的延伸端端部设置有堵头,堵头头部为锥形结构,堵头中间穿孔用于接入检漏设备的接口以进行打压检漏。
其中,所述铜螺套为黄铜材料。
其中,所述抱紧夹具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材。
其中,堵头头部的锥形结构插入管材的管路中并通过挤压密封。
其中,所述机械固定是通过四个M8沉头螺钉固定两片抱箍。
其中,堵头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
其中,抱紧夹具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材是通过更换不同内径的辅助卡具实现的。
本发明与原有的工艺相比,无论是在节省材料方面还是节省工时方面都优于原有打压管检测工艺,具有使用方便,节能低碳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管材打压检漏用快速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检漏设备接口;2、聚四氟乙烯堵头;3、铜螺套;4、管材;5、抱紧夹具;6、抱紧夹具与管材的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介绍的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所述内容作进一步的阐明。当然,描述下列具体实施方式只为示例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内容,而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范围。
本发明用于管材打压检漏用的快速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装置使用时,管材4的一头插进由上下两片抱箍组成的抱紧夹具5里面,另一端用聚四氟乙烯堵头2顶住,上下两片抱箍的一端沿管材轴线啮合,另一端上下两片抱箍对齐后通过四个M8沉头螺钉拧紧,使管材与抱紧夹具5固定,然后旋紧铜螺套3,将聚四氟乙烯堵头2紧紧顶在管材4的一端,靠聚四氟乙烯堵头保证管路端口的密封性,其密封原理就是在聚四氟乙烯堵头连接管路一侧制造一个倾斜角度,使得聚四氟乙烯堵头2与管材4的端口紧密接触,聚四氟乙烯材料较软,在受力挤压时会嵌入较硬的不锈钢管里,更增加了密封性。安装最后将沉头螺钉拧紧,使得抱紧夹具紧紧“抱住”管材,管材的另一端也是如此,这样就保证了打压检测前管材的整体固定和密封。聚四氟乙烯堵头中间开设有开口(孔)以供接入检漏设备的接口1以进行打压检漏。
打压完成后,旋开螺套,拧开四个M8沉头螺钉,将管材取出,即可进行下一根管材的打压,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9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头转动寿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顶出门铰链销轴的测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