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轴瓦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59560.8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3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东;何建南;朱挺;徐芳;王丹君;马天明;何少佳;黄燕红;王校龙;黄志聪;蔡鹤;郑卓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20 | 分类号: | F16C33/20;F16C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材料 滑动 轴承 轴瓦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轴瓦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括以下步骤:(1)制作铜丝网,利用模具将铜网压制成型为波纹理状铜丝网;(2)将波纹状铜丝网与高分子材料压制成型,使波纹状铜丝网镶嵌于高分子材料内部;(3)将压制成型后的高分子材料进行高温烧结,并在高载荷条件下进行整形,以达到完全平整度要求,构成高分子材料层;(4)将高分子材料层与金属基体一起放置在真空钎焊炉中进行钎焊装配。本发明将特制的波纹状铜网镶嵌于高分子材料内部构成高分子材料层,并将高分子材料层采用真空钎焊方式与金属基体钎焊装配在一起,克服了传统铜丝螺旋作为中间层并采用浇筑焊接方式所造成的中间层厚、焊接不均匀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滑动轴承轴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是大型电机中最为重要的控制装置和部件,其基本功能是在大型回转机械中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回转设备的正常运行。近年来,由于石油、化工、电站、冶金、船舶、核能、宇航等方面的需要,对滑动轴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研究和生产高性能的滑动轴承。传统的滑动轴承大多采用巴氏合金作为轴瓦材料,具有使用温度低、可靠性差、成本高等缺陷,人们希望获得使用温度高、具有自润滑特性和高可靠性的滑动轴承,同时也要求降低轴承制造成本,这对滑动轴承制造技术,包括轴瓦材料的选型、轴瓦材料与金属基体的焊接工艺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专利CN201010108227.X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卧式球磨机的支撑轴承及其制备工艺,该支撑轴承包括轴瓦基、塑料表面层和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是铜粉和/或金属丝螺旋铺置于金属网上烧结而成复合结构;塑料表面层塑化复合于中间层上表面,形成金属网为背的复合板材,金属网与钢基体之间通过钎焊相结合,包括所述复合板材与钢瓦基在径向弧形表面位置、两端面位置及过渡圆角位置同时焊接。该专利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承载能力高的特点。针对要求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滑动轴承,国内外高分子材料轴瓦焊接制备技术普遍采用金属丝螺旋铺置于金属网上烧结而成复合结构,然后采用浇筑焊接的方式进行,都没有采用更加环保、高效的真空钎焊技术进行高分子材料轴瓦装配技术,以保证焊接的可靠性和均匀性,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轴瓦及其制造方法,其所得到的滑动轴承轴瓦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轴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铜丝网,利用模具将铜网压制成型为波纹理状铜丝网;
(2)将波纹状铜丝网与高分子材料压制成型,使波纹状铜丝网镶嵌于高分子材料内部;
(3)将压制成型后的高分子材料进行高温烧结,并在高载荷条件下进行整形,以达到完全平整度要求,构成滑动轴承轴瓦的高分子材料层;
(4)将高分子材料层与金属基体一起放置在真空钎焊炉中进行钎焊装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步骤(1)中的铜丝网的铜丝直径小于1.0mm,铜丝网之间的间距小于2.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波纹状铜丝网铺垫于高分子材料压制成型模具的底部,并在一定的压力下与高分子材料压制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将焊料均匀涂覆于波纹状铜丝网表面,然后利用夹具将高分子材料层与金属基体一起放置在真空钎焊炉中进行钎焊装配。
本发明的一种高分子材料滑动轴承轴瓦,包括有金属基体和高分子材料层,其中,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层内部镶嵌有波纹状铜丝网,高分子材料层与金属基体通过真空钎焊方式装配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申科滑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9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