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原位微生物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0062.5 | 申请日: | 2014-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8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辉;邵宗泽;董纯明;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原位 微生物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海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原位微生物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际上对国际海域遗传资源普遍重视,海洋遗传资源具有重大潜在的应用价值。由于世界先进国家从事深海生物资源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已在深海建立了区域性的观测网络,研制开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地球物理化学等长期观测站,可以对深海底生物资源和环境进行长期的观测和采样,不仅在装备技术上占有优势,还获得了大量新的科学发现和深海生物环境资源数据和样品,基本完成了从事深海极端环境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原始积累,为其对深海极端环境生态系统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深海微生物资源不仅依赖深海原位采样获取,也需要针对研究目标利用深海原位环境进行定植培养富集和采样。在深海沉积物环境中,需要采用沉积物原位培养系统,进行深海底沉积物环境中微生物的原位培养。通过样品富集培养获得原位微生物样品,是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参与的深海过程及获取基因资源的有力工具,也是国际海底矿区申请中有关环境变化与保护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深海特定微生物富集研究设备不足,因此,开发一种富集培养和回收微生物的深海原位微生物培养装置已经成为迫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深海原位微生物培养装置,可在深海环境下长期放置,用于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和回收。
本发明包括安装架、滑套、滑动导管、培养罐、培养罐压盖和压盖杠杆。所述的滑套固定在安装架底部,中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底部外壁焊接有沿圆周均布的多块培养罐连接板。
所述的滑动导管包括吊管、上挡环、下挡环和导向管;所述吊管的底部外壁从上往下依次与上挡环和下挡环间隙配合,上挡环与下挡环间距设置;所述导向管的顶部与下挡环固定,底部套置在滑套内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架连接;导向管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块滑块,两块滑块分别与滑套对应的一个滑槽通过滑动副连接。
所述培养罐的顶部外壁焊接有杠杆连接块,底部外壁焊接有滑套连接板,内部等距设有多张隔离网,螺纹杆穿过所有隔离网的中心;所述隔离网的上、下两侧均设有螺母,螺母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将隔离网固定;培养罐的顶端设有培养罐压盖。多个培养罐设置在安装架内,培养罐的数量与培养罐连接板的数量相等;每个培养罐的滑套连接板与滑套的一块培养罐连接板固定;每个培养罐压盖与一根压盖杠杆的一端固定;每根压盖杠杆的中部与对应培养罐的杠杆连接块铰接,另一端伸入滑动导管的上挡环和下挡环之间的间隙内。
所述的滑动导管还包括拉杆和吊环;所述的拉杆整体呈倒置的U形,两臂固定在吊管的顶部外壁;所述的吊环环扣在拉杆上。
所述的培养罐与培养罐压盖之间设有密封环。
所有零件的材料均为耐海水腐蚀材料,如钛合金或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突破了深海微生物生物样品采集、原位观测与定植培养的关键核心技术,可长期着陆于海底,在深海表层沉积物中进行原位微生物富集培养,并实现无污染样品采集,同时可记录近底水体环境参数,为获取沉积物中的特殊功能微生物提供了海底实验平台。
2、本发明由耐海水腐蚀的钛材料和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可长期放置在海底,对微生物富集无污染.
3、本发明可通过潜器如ROV或载人潜器深海作业进行回收。
4、本发明将成为我国在深海生态环境调查与保护方面的重要深海装备之一,提高我国生物基因资源的获取能力,为增加国家的战略资源储备提供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滑动导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与培养罐连接的各个零件的装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深海原位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安装架1、滑套2、滑动导管3、培养罐4、培养罐压盖5和压盖杠杆6。滑套2固定在安装架1底部,中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2-1,底部外壁焊接有沿圆周均布的八块培养罐连接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0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温扩增压电核酸检测系统
- 下一篇:卵细胞自动识别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