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61024.1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清华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记录 功能 车载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气质量日益恶化的当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小空气中的甲醛、粉尘、放射性颗粒等有害物质给自身带来的健康隐患,车载空气净化器因能够有效净化车内空气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车主用户所青睐。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实现在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可实现停车监控及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用户,还可以用它来记录沿途的风景及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因此,行车记录仪和车载空气净化器均因其不可替代的实用性和便利性而被广泛应用。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和空气净化器大多是作为两个独立的装置分别安装于汽车内部,导致占用空间比较大,汽车内部空间不能得到高效利用。专利号为“201320513370.6”,名称为“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兼具行车记录仪功能和空气净化器功能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其将行车记录功能部件和空气净化功能部件整合于一个装置中,缩小了占用面积,提高了汽车内部空间利用率。然而,该专利虽然能够实现提高汽车内部空间利用率的效果,但其外形结构颇为复杂,需使用预先制定的安装架进行固定,且摄像头方向不能灵活调整,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备行车记录仪功能和空气净化器功能的集成装置,在实现同等功能的前提下减小占用空间,且该集成装置外形结构简单,能实时调整摄像方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底座及安装于其上的上盖,所述上盖设有摄像头、显示屏、麦克风、扬声器以及用于存放存储卡的卡槽;所述底座配置有入风口、出风口以及电源接口,所述底座内部按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高效过滤装置、光触媒过滤网、等离子发生器以及负离子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卡槽设于所述上盖的侧面,所述麦克风、扬声器以及显示屏设于所述上盖的内表面,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上盖的外表面,所述入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底座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上盖可沿底座在90度夹角至180度夹角内自由上下翻转。
优选地,所述入风口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上盖闭合时不能覆盖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高效过滤装置按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除尘过滤网、HEPA过滤网以及碳纤维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除尘过滤网、HEPA过滤网、碳纤维过滤网以及光触媒过滤网的网面均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底座内部还设有微风扇。
优选地,所述带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可内置重力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带行车记录功能的车载空气净化器使用防滑垫、魔术贴或者吸钩固定于汽车内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行车记录与空气净化功能集成在同一装置中,提高了汽车内部空间利用率。
2、节省了产品耗材,节约了开发成本。
3、采用盒状结构,使产品外观更简单大方,使用更方便。
4、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可实时调整,满足用户多种拍摄需求。
5、无需预先制定安装架,使用日常的防滑垫、魔术贴或者吸钩等即可固定于汽车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打开上盖的鸟瞰图。
图2为合上上盖的鸟瞰图。
图3为开盖状态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高效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内部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上盖;3、摄像头;4、显示屏;5、卡槽;6、麦克风;7、扬声器;8、入风口;9、高效过滤装置;10、除尘过滤网;11、HEPA过滤网;12、碳纤维过滤网;13、光触媒过滤网;14、微风扇;15、等离子发生器;16、负离子发生器;17、出风口;18、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清华,未经熊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