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1071.6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舰;罗诗明;孙全锦;徐林邦;张磊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44C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商标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商标牌使用透明的材料用于提升商标牌的外观感知,但在外观上均缺少金属质感。且透明部分的粘贴需要选择价格较高的亚克力胶带,成本较高。有网格的透明商标牌,在商标牌透明部分与底座中间容易堆积污染物,造成标牌发黑影响感知质量。现有商标牌真空镀膜工艺为先真空镀膜然后喷保护漆,这样真空镀膜层剥离力较小,粘贴胶带会使粘贴力较小。商标牌使用真空镀膜的商标牌,真空镀膜面当粘贴胶带时,粘贴力比较小,无法使用胶带粘贴。有网格的透明商标牌使用真空镀膜工艺时,网格边线模糊,且由于网格所在平面曲率选择问题,造成外观不同区域亮度差异大,影响外观感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保持汽车商标牌外表感知质量,降低商标牌安装成本的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
一种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选用透明的装饰盖,对装饰盖进行表面处理;(B)在处理后的装饰盖的表面喷涂底漆,并烘干底漆;(C)在底漆表面进行真空镀膜,并在真空镀膜后的表面喷涂保护漆,烘干保护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在步骤(C)后还包括:(D)将喷涂了保护漆的装饰盖用胶带粘贴在商标牌底座上,得到成品。胶带采用普通的双面胶即可完成粘贴的步骤,可以省去使用价格较高的亚克力胶带,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的步骤(A)包括:选用带有网格的透明装饰盖,沿网格的边线对装饰盖进行裁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的步骤(A)包括:将位于边界网格裁剪为完整的半格结构。
真空镀膜后小的格子会被覆盖,因此会照成边界不清晰,影响感知质量,因此当有格子结构存在且需要真空镀膜时,边界上格子应做完整或者整齐的半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的步骤(A)包括:将装饰盖的表面打磨成平面。将装饰盖表面打磨成平面可以防止由于真空镀膜面弧度较大,造成不同区域光的反射不一致,亮度不均匀,有些区域较暗有些区域较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商标牌生产工艺提升商标牌的金属感知,提升感知质量;增加可靠性,提升真空镀膜表面胶带的剥离力,增加商标牌内部组件安装可靠性;避免商标牌内部堆积污染物,避免商标牌因堆积污染物使商标牌发黑等质量问题,提升商标牌外感感知及减少商标牌外观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汽车商标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现有技术中带网格装饰盖边界剪裁效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对待网格装饰盖边界剪裁效果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意义如下:
装饰盖1、胶带2、底座3、边界线4、边界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汽车商标牌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透明的装饰盖1,对装饰盖1进行表面处理;
选用带有网格的透明装饰盖1,沿网格的边线对装饰盖1进行裁剪,或将位于边界网格裁剪为完整的半格结构;
将装饰盖1的表面打磨成平面;
(B)在处理后的装饰盖1的表面喷涂底漆,并烘干底漆;
(C)在底漆表面进行真空镀膜,并在真空镀膜后的表面喷涂保护漆,烘干保护漆;
(D)将喷涂了保护漆的装饰盖1用胶带2粘贴在底座3上,得到成品。
在商标牌的装饰盖1(透明部分)粘贴胶带面上增加真空镀膜:(1)可使商标牌具有金属质感。(2)增加真空镀膜后光的反射面由原来电镀的底座3变为真空镀膜的电镀层,因此胶带2可以不使用与装饰罩1同色价格较贵的透明胶带带,可选择价格较低的普通胶带。(3)、增加真空镀膜后,商标牌透明部分的光的反射面是真空镀膜面,因此当透明部分与底座间堆积污染物时,不会造成商标牌发黑变暗等问题。
现有商标牌真空镀膜工艺为先真空镀膜然后喷保护漆,这样真空镀膜层剥离力较小,粘贴胶带会使粘贴力较小。因此针对需要在真空镀膜层上使用胶带的情况,真空镀膜工艺为现在需要真空镀膜的表面喷涂底漆来增加镀层的附着力然后再进行真空镀膜及喷涂保护漆,这样既可获得较大的镀层剥离力,粘贴胶带时较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测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单元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清理的百叶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