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酮连氮法水合肼废盐水用于离子膜电解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1448.8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思;刘鹏程;万立;周明;覃仁莲;柴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温黎娟 |
地址: | 644004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连氮法 水合 盐水 用于 离子 电解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酮连氮法生产水合肼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盐水进行处理用于离子膜电解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蒸发结晶煅烧的方法来处理酮连氮法水合肼废盐水用于氯碱离子膜电解的方法,属于氯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合肼,又名:水合联氨,化学式为N2H4·H2O,为强还原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医药、农药、染料、发泡剂、显影剂、抗氧化剂的原料;用于锅炉水去氧、高纯金属制取、有机化合物合成及还原、稀有元素分离,还用作火箭燃料及炸药的制造,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水合肼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
水合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拉西法、尿素法、酮连氮法、双氧水法以及空气氧化法等。本发明提到的产生废盐水的水合肼生产方法为酮连氮法,它是采用丙酮、次氯酸钠与氨反应生产中间体——酮连氮,酮连氮在高压下水解生产水合肼。其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Cl2→NaCl+NaClO+H2O
NH3+NaClO→NH2Cl+NaOH
CH3COCH3+NH3+NH2Cl+NaOH→(CH3)2C=N-NH2+H2O+NaCl
CH3)2C=N-NH2+H2O+CH3COCH3→(CH3)2C=N-N=C(CH3)2
(CH3)2C=N-N=C(CH3)2+3H2O→N2H4·H2O+2 CH3COCH3
因此,如以上反应,说明在酮连氮法生产水合肼的过程中,会产生含NaCl的废盐水,并且在此废盐水中含有诸多无机物、有机物杂质,经检测,酮连氮法水合肼废盐水的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
其中有机物成份有酮连氮、肼、异丙醇,经GC/MS定性分析还含有甲氧基-苯基-肟、N-(1-甲基-乙烯基)-2-丙胺、4-氨基-3-丙烯-2-酮、N-(1-甲基乙基)-1-丁胺、2,5-二甲基-哌嗪(哌嗪类)、1H-咪唑-2-胺(咪唑胺类)。
备注: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
TOC——总有机碳,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酮连氮法水合肼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有机物等杂质,不能采用廉价的生化处理方法来处理,而直接排放对环境又会造成污染,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特定的处理方法将其处理后回用于氯碱生产。目前有很多关于处理酮连氮法水合肼废盐水的报道和专利,比如中国专利ZL 200510022109.6就介绍了一种酮连氮法水合肼废盐水的处理方法,它是先采用吹脱的方法将废盐水中低沸点的丙酮、酮连氮、肼、氨气等脱出返回酮连氮法水合肼生产系统中再次使用,然后再加入次氯酸钠氧化,进一步去除废盐水中剩余的氨、肼和丙酮,从而得到含氯化钠、水和微量氨和丙酮的精盐水,用于氯碱系统电解槽电解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