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1785.7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日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8 | 分类号: | C25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523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封孔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材阳极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铝合金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于铝合金表面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阳极氧化法,铝合金经阳极氧化后产生氧化膜,氧化膜其吸附能力很强,易染色、染色后为防止染料渗出,因此氧化着色后应立即封孔。
目前主要的封孔方法有沸水法、重铬酸盐法、金属盐法等;沸水封闭法虽然无污染,但易出现粉霜现象,影响质量外观与漆层和基体的结合力,且能源消耗大;重铬酸盐法对环境污染大,以被现有市场淘汰;国内较为广泛使用的是金属盐法,金属盐法又以镍体系封闭工艺为主,镍体系封闭工艺又分为常温封闭和高温封闭,目前市场现有常温封闭操作缺点为封孔时染料容易渗出,现有市场销售的常温封孔剂只能封无色,市场适用范围较小,不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封孔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铝合金封孔剂,包括加速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稳定剂,所述加速剂包括磷酸二氢纳和硫酸铵,所述润滑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纳,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铵,所述稳定剂包括硅酸纳、氟化钠以及聚硅氧烷。
进一步的,所述硫酸铵与磷酸二氢纳、硅酸纳、氟化钠、木质素磺酸铵、十二烷基磺酸纳以及聚硅氧烷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5-25%:10-20%:5-15%:10-20%:15-25%:10-20%:5-10%。
优选的,所述硫酸铵与磷酸二氢纳、硅酸纳、氟化钠、木质素磺酸铵、十二烷基磺酸纳、聚硅氧烷的质量百分比为20%:15%:10%:15%:20%:15%:5%。
进一步的,铝合金封孔剂的物理形态包括粉末状或液态。
一种铝合金封孔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配比要求准确称取各原料,将原料研磨均匀后,在300-450℃的温度下除去原料中的水分,以待备用,
步骤2:将木质素磺酸铵加入到水中,混匀;
步骤3:再缓慢加入十二烷基磺酸纳和氟化钠混匀,得到A溶液;
步骤4:然后将聚硅氧烷加入200ml水中混匀;再加入磷酸二氢纳混匀;
步骤5:向经步骤4后得到的溶液中依次加入硫酸铵和硅酸纳混匀,得到B溶液;
步骤6:将A溶液和B溶液混合搅拌,最后缓慢加入水,混匀即完成封孔剂的配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产品节省能耗,操作简便,并且使用寿命长,减少对环境污染,市场适用范围较广,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封孔剂,包括加速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稳定剂,所述加速剂包括磷酸二氢纳和硫酸铵,所述润滑剂包括十二烷基磺酸纳,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铵,所述稳定剂包括硅酸纳、氟化钠以及聚硅氧烷。
所述硫酸铵与磷酸二氢纳、硅酸纳、氟化钠、木质素磺酸铵、十二烷基磺酸纳以及聚硅氧烷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5-25%:10-20%:5-15%:10-20%:15-25%:10-20%:5-10%。
所述硫酸铵、磷酸二氢纳、硅酸纳、氟化钠、木质素磺酸铵、十二烷基磺酸纳、聚硅氧烷的质量百分比为20%:15%:10%:15%:20%:15%:5%。
铝合金封孔剂的物理形态包括粉末状或液态。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封孔剂,按质量百分比获取以下组分:
硫酸铵15份、磷酸二氢纳10份、硅酸纳5份、氟化钠10份、木质素磺酸铵15份、十二烷基磺酸纳10份以及聚硅氧烷5份。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封孔剂,按质量百分比获取以下组分:
硫酸铵20份、磷酸二氢纳15份、硅酸纳10份、氟化钠15份、木质素磺酸铵20份、十二烷基磺酸纳15份以及聚硅氧烷5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日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日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