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1849.3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1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积凯;吴小维;吴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D9/10;E21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常永平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关门 塌方 快速 救援 方法 | ||
1.一种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开挖隧道洞内的安全区(21),安装具有螺旋出土功能与油缸顶进功能、可同时进行螺旋出土与油缸顶进作业的螺旋出土顶管管幕施工设备,该设备由机架、钻机、钻具和后顶背组成,其中钻具连接在钻机上,钻机设置在机架上,同时钻机的尾端顶在后顶背的前端面上;
步骤二、用螺旋出土顶管管幕施工设备,在开挖隧道洞内的关门塌方区(20)的底部打设至少能容纳一人通过的钢管,使钢管穿过关门塌方区(20)并进入到开挖隧道洞内的施工作业区(19)中,此时钢管便形成了逃生通道(22);
步骤三、指挥施工作业区(19)中的人员从逃生通道(22)逃至安全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用螺旋出土顶管管幕施工设备,在开挖隧道洞内的关门塌方区(20)的左下方或右下方位打设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内径为0.6米~1.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为螺旋钻具,由螺旋钻杆(1)、连接在螺旋钻杆头部的普通钻头(2)、套在螺旋钻杆(1)上的外套筒(3)、套在外套筒(3)头部的导向头(4)、套在导向头(4)后方的外套筒(3)上的端头(5)、以及连接在导向头(4)与端头(5)之间的纠偏油缸(6)组成;所述导向头(4)的头部设有将砂土屑导入至外套筒(3)与螺旋钻杆(1)之间的螺旋空间(17)中去的排放斗(4.1),导向头(4)的尾部设有与端头(5)相配合的缺口(4.2);所述端头(5)的头部通过缺口(4.2)插在导向头(4)的尾部,端头(5)的尾部插在管幕钢管(7)中;所述纠偏油缸(6)沿外套筒(3)的径向均布有四个,并且纠偏油缸(6)一端与导向头(4)连接、另一端与端头(5)连接;
所述钻机为螺旋出土顶管钻机,包括有底盘(8)、顶推盘(9)、动力头(10)、顶推油缸(11)、顶推油缸支架(12)和调整油缸(13);
所述顶推盘(9)上设有与螺旋钻杆(1)相对应的通孔(9.1)、与外套筒(3)相对应的法兰盘(9.2)、以及与管幕钢管(7)相对应的钢管适配器(9.3),并且顶推盘(9)通过设置在底盘(8)上的导轨(14)滑动连接在底盘(8)上;所述动力头(10)通过调整油缸(13)连接在顶推盘(9)的背面,并且动力头(10)的输出端与顶推盘(9)上的通孔相对应;所述顶推油缸支架(12)设置在顶推盘(9)后方的底盘(8)上;所述顶推油缸(11)连接在顶推盘(9)与顶推油缸支架(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上沿导轨方向间隔设置有定位销孔(15);所述顶推油缸支架(12)通过插在定位销孔中的插销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底盘(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具为螺旋钻具,由螺旋钻杆(1)和连接在螺旋钻杆头部的导向钻头(16)组成;
所述钻机为螺旋出土顶管钻机,包括有底盘(8)、顶推盘(9)、动力头(10)、顶推油缸(11)、顶推油缸支架(12)和调整油缸(13);
所述顶推盘(9)上设有与螺旋钻杆(1)相对应的通孔(9.1)和与管幕钢管(7)相对应的钢管适配器(9.3),并且顶推盘(9)通过设置在底盘(8)上的导轨(14)滑动连接在底盘(8)上;所述动力头(10)通过调整油缸(13)连接在顶推盘(9)的背面,并且动力头(10)的输出端与顶推盘(9)上的通孔相对应;所述顶推油缸支架(12)设置在顶推盘(9)后方的底盘(8)上;所述顶推油缸(11)连接在顶推盘(9)与顶推油缸支架(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关门塌方快速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上沿导轨方向间隔设置有定位销孔(15),所述顶推油缸支架(12)通过插在定位销孔中的插销可拆卸固定连接在底盘(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8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入式泵房
- 下一篇:一种钻割排分一体化煤层物理化学联合增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