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氧型煤粘结剂、型煤及型煤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2391.3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都永生;秦占杰;山发寿;高东林;魏海成;袁秦;钟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L5/12 | 分类号: | C10L5/12;C10L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沈祖锋 |
地址: | 810008***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氧型煤 粘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粘合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氯氧型煤粘合剂,该氯氧型煤粘合剂形成的型煤以及该型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生产的需要,型煤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开采、存储、运输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沫,由于使用量大造成资源的无效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型煤技术,即通过专用粘合剂将煤沫制成球形和其它形状,利于燃烧使用。
型煤粘结剂就是把煤粉粘结在一起,成型后保证型煤具有特定的形状和性能的粉状或液态的型煤辅助原料,在型煤技术的发展中,型煤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粘结剂又是添加剂中最主要的一种大部分粉煤成型必须添加粘结剂,优良的粘结剂不仅可提高型煤性能,而且还可简化成型工艺型煤粘结剂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类、无机类、复合类三大类,有机类一般价格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无机类一般需要养护时间长并且会增加灰分,复合类一般制备工艺复杂、价格高昂、防水性能差。
例如,无机粘结剂如现有技术CN103351899公布主要使用硅酸纳、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配方复杂,制备工艺较复杂,型煤灰分高;现有技术 CN201310378063主要使用铝矾土、高粘土、钛成本较高,型煤灰分高;现有技术CN201310272615使用粉煤灰、氧化钙、硅酸钠后续还要添加其它添加剂,工艺复杂;现有技术CN99109664使用粉煤灰、石灰、熟石膏后续还要添加尿素等添加剂,粘合剂配方复杂,灰分较高。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的冷强度、热稳定性好的型煤粘合剂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氯氧型煤粘合剂。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由该氯氧型煤粘合剂与煤沫形成的型煤以及该型煤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氯氧型煤粘结剂,其包括:
氧化镁组分;和
氯化镁溶液组分;
其中,所述的氧化镁组分中活性氧化镁的质量与所述的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之比为3~5:2~3。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氧化镁组分中活性氧化镁的质量百分比为50%~95%。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氯化镁溶液组分中氯化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6%。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氧化镁组分中活性氧化镁的质量与所述的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之比在3:2~5:3的范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氧化镁组分为白云石煅烧氧化镁、菱镁矿煅烧氧化镁或盐湖水氯镁石热解氧化镁。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粘结剂包括:
活性氧化镁质量百分比50%~90%的氧化镁组分4~8份;和
质量浓度30%的氯化镁溶液8份。
本发明还提供可一种型煤,其包括:
煤沫;和
所述煤沫质量5%~15%的上述的氯氧型煤粘结剂。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了上述型煤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煤沫与氧化镁组分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的混合步骤;以及
于搅拌下将氯化镁溶液加入至所述混合物的成型步骤;
其中,所述的氧化镁组分中活性氧化镁的质量与所述的氯化镁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之比为3~5:2~3,所述氧化镁组分与所述氯化镁溶液组分组成的氯氧型煤粘结剂占所述煤沫的质量的5%~15%。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氧化镁组分为白云石煅烧氧化镁、菱镁矿煅烧氧化镁或盐湖水氯镁石热解氧化镁。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粘结剂包括:
活性氧化镁质量百分比50%~90%的氧化镁组分4~8份;和
质量浓度30%的氯化镁溶液8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氯氧型煤粘结剂利用了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成分所形成的交联结构,增加了型煤的冷强度和热稳定性;并且,由于活性氧化镁的加入,在型煤燃烧时对于型煤中的硫元素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增加了型煤的环保性;另外,本发明的型煤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23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