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蜂窝芯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62425.9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6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杜靖;杨平;姚连珍;程顺清;王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纺滤材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3/02;C08L97/02;C08K3/22;C08K3/26;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塑料 蜂窝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蜂窝芯,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聚乳酸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蜂窝芯及其加工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空气净化机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塑料蜂窝芯作为空气净化机滤网中经常使用的耗材产品,其功能主要通过装填在蜂窝中的功能性填料,如活性炭、除甲醛颗粒、具有负离子功能的颗粒、硅藻泥颗粒、VOC净化颗粒、除臭颗粒等来实现。上述各功能性颗粒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连同蜂窝芯进行整体更换。然而,传统的塑料蜂窝芯大都使用ABS、PPVC、PET、PP等材料加工而成,更换后的废弃蜂窝芯在自然界中无法自然降解进而产生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功能性空气过滤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果继续使用此类不可降解的蜂窝芯,那么废弃的蜂窝芯将会带来极大的白色污染问题,进而,即便空气净化机可以在用户终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但使用后的废弃耗材却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土地环境污染问题,可谓得不偿失。因此,开发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蜂窝芯来替代目前不可降解蜂窝芯,可以实现空气、环境的双重环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塑料蜂窝芯及其加工工艺,由该工艺加工得到的塑料蜂窝可适用于空气净化机、建筑等领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蜂窝芯,所述蜂窝芯采用的原料中含有聚乳酸和/或聚乳酸衍生物。
优选的是:所述原料中还含有偶联剂和填料。
更优选的是,所述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乳酸和/或聚乳酸衍生物:50~100%,偶联剂:0~5%,填料:0~45%。
优选的是:所述聚乳酸和/或聚乳酸衍生物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0。
更优选的是:所述聚乳酸和/或聚乳酸衍生物的分子量为50000-560000。
优选的是:所述偶联剂为铬络合物偶联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优选的是:所述填料为淀粉、秸秆粉、氢氧化镁、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一种如上所述的塑料蜂窝芯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后进行塑炼造粒、烘干;
2)将步骤1)中的原料于160-250℃下挤出成型;
3)采用注塑工艺,于模具中定型成蜂窝芯后,冷却并脱模即可。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烘干温度为50-80℃,烘干时间为1-3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塑料蜂窝芯中含有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和/或其衍生物,使用的填料对环境无毒或可生物降解,废弃的蜂窝芯可在自然环境中发生降解,不会带来白色污染问题,可替代传统蜂窝芯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机的滤芯、建筑的装饰、幕墙等行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若无特别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
本发明所述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蜂窝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乳酸和/或聚乳酸衍生物:50~100%,偶联剂:0~5%,填料:0~45%,其中,所述聚乳酸和/或聚乳酸衍生物的分子量为:10000~600000;所述偶联剂选自铬络合物偶联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钛酸酯偶联剂,所述填料为对环境无害的有机和/或无机填料,如:淀粉、秸秆粉、氢氧化镁、碳酸钙等。
本发明如上所述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蜂窝芯,其加工过程包括:
1)将上述各原料组分混合后进行塑炼造粒,并于50-80℃下干燥1-3小时,以去除原料中的水分;
2)将步骤1)中的原料于160-250℃下挤出成型;
3)采用注塑工艺,于模具中定型成蜂窝芯后,冷却并脱模制得厚度为1-50mm的塑料蜂窝芯,其中采用的注塑工艺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纺滤材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纺滤材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2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