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2921.4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匡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礼礼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53/96;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废气 回收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建设的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废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有害的气体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达到大气综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尤其在化工、电镀生产及加工的酸洗过程中有大量的酸雾气体产生,对厂房和设备的侵害严重,污染空气,且对周边的人员的身体有极大的危害,影响健康;现有处理酸性废气的方法是采用NaOH溶液进行中和处理,难以完全净化,对于中和液浪费严重,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酸性废气难以完全净化,降低利用中和液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主要包括集气罩、风机、冷凝回收箱、吸收净化塔、循环喷淋泵;所述集气罩、风机、冷凝回收箱和吸收净化塔通过输气管依次连接;所述输气管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所述集气罩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所述冷凝回收箱箱体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所述冷凝回收箱箱体内部设有集液斗和酸液排出孔管;所述吸收净化塔壳体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所述吸收净化塔底部设有储液槽,储液槽上设有加药孔口;所述吸收净化塔中部设有若干喷淋装置,每个喷淋装置下方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为活性碳纤维层或颗粒活性炭层;所述喷淋装置与循环喷淋泵相连,所述循环喷淋泵另一端与储液槽相连;所述吸收净化塔内最上部设有除雾装置,所述吸收净化塔顶端设有出气口,与烟囱相连。
优选的,所述风机为耐腐性离心式风机,提高酸性废气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
优选的,所述填料层设置数量≥2层,增大了气液反应的面积,吸收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所述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的冷凝回收箱,能够有效的对酸雾废气进行冷却回收再利用;2)经过两层或者多层的填料层,增大了气液反应的面积,吸收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3)采用了聚氯乙烯和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减轻了自重,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耐腐蚀性;4)本发明净化效果好、性能稳定、低能耗、低运行费用、占地面积少、维护方便和操作简便;5)减轻了净化塔的负荷,降低了碱性液体的投放量,酸雾净化充分,排放到大气的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气罩,2-风机,3-冷凝回收箱,4-吸收净化塔,5-循环喷淋泵,6-输气管,7-集液斗,8-酸液排出孔管,9-储液槽,10-加药孔口,11-填料层,12-喷淋装置,13-除雾装置,14-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发明一种酸性废气回收净化装置,主要包括集气罩1、风机2、冷凝回收箱3、吸收净化塔4、循环喷淋泵5和输气管6;所述集气罩1、风机2、冷凝回收箱3和吸收净化塔4通过输气管6依次连接;所述输气管6采用聚氯乙烯材料,所述集气罩1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所述冷凝回收箱3箱体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所述冷凝回收箱3箱体内部设有集液斗7和酸液排出孔管8;所述吸收净化塔4壳体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材料,所述吸收净化塔4底部设有储液槽9,储液槽9上设有加药孔口10;所述吸收净化塔4中部设有若干喷淋装置12,每个喷淋装置12下方设有填料层11,所述填料层11为活性碳纤维层或颗粒活性炭层;所述喷淋装置12与循环喷淋泵5相连,所述循环喷淋泵5另一端与储液槽9相连;所述吸收净化塔4内最上部设有除雾装置13,所述吸收净化塔4顶端设有出气口,与烟囱14相连。
工作时,在风机2的作用下,车间中的酸雾由集气罩1收集,收集后的酸雾经输气管6进入冷凝回收箱3,温度为10℃—20℃,大部分酸雾冷凝成液态酸;液态酸通过集液斗7的收集,经酸液排出孔管8排出回收利用;剩余的小部分酸雾进入吸收净化塔4;酸雾在吸收净化塔4内通过填料层11的吸收净化和循环喷淋泵5带动喷淋装置12喷出的PH﹦10的NaOH的喷淋水发生中和反应从而被洗涤,通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洗涤、吸收、净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气体经除雾装置13除雾后,通过烟囱14排放到大气。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礼礼,未经戴礼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2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熔盐深度脱硫及烟气资源化利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