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感镇流器的调压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3340.2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宏伟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镇流器 调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镇流器的调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销售的气体放电灯,包括钠灯、金卤灯等用于常规户外照明的灯具,传统配置的电源都为电感镇流器,电感镇流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长期使用,故障率低,比之电子镇流器成本上也相对较低,得到了很多灯具厂商和业主的认可。但是电感镇流器唯一的缺点为无法进行节能控制,只能保证使用在固定电压范围内工作,无法实现智能化节电的效果。
现在许多节能公司,比如做EMC(电磁兼容)的公司很多,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为降低城市每年的电费而努力。很多新建的道路都采用了LED灯具的方式,但是对于这样的路灯来说,建造的成本非常高,同时对于传统的路灯来说,本身安装的灯具已经完全安装固定完成,无法进行LED灯具的修改,除非进行城市道路改造,否则无法在原来的灯具上进行改装。这导致了原本市政规划的道路上的灯具无法进行节电控制,只能采取分时段关断某一路的电源,但是这样做会导致照明度大大降低,严重的话会出现交通事故。故如何让电感镇流器具有可调光功能,使其具有智能调光,从而大大节省能源的损耗,是一项费用有意义的研究项目。
市面上多数的调光方式都是采用了可控硅斩波降压方式,该方式的特点就只在于体积小,但是可控硅在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做好散热处理。同时可控硅调压在使用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比较理想的就是使用在纯阻性负载的场合,在可控硅进行斩波调压时不容易导致纯阻抗负载的变化。而且可控硅在斩波调压的时候,会导致电力线上高次谐波的增加,导致电力线上电力污染加重。
在一些对电压输出波形比较严格的地方,一般会采用电子调压器的方式,将交流输入进行高频调整之后,再进行高频滤波,通过改变高频信号调整输出的交流值大小,该方案可以降低电力线上的文波干扰,但是电路中需要采用场效应管进行高频转换,因此造成了场效应管产生高温,需要进行散热处理,同时对电路的控制要求也很高,电路结构复杂,同时需要外部采用铝合金外壳散热,体积大。如果内部再增加输出电压调节电路,那么电路结构将会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感镇流器的调压控制装置,克服了原电感镇流器不能单独调光的现象,对电网的供电没有特殊要求,能够实现线性电压输出,不会额外增加功耗,且保持较高的功率因素。
一种电感镇流器的调压控制装置,包括:自耦变压器、控制单元、继电单元、驱动单元和辅助电源;其中:
所述的自耦变压器对电力线上220V的交流电进行电压等级变换,输出N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工作电压,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所述的驱动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其接收来自控制单元产生的驱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控制所述的继电单元;
所述的继电单元与驱动单元和自耦变压器连接,其受控于驱动单元输出放大后的驱动信号,使自耦变压器输出对应电压等级的交流工作电压与电感镇流器接通;
所述的辅助电源与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连接,其将电力线上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低压直流电,以为驱动单元和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的调压控制装置还包括调制解调电路,其通过电力线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远程载波控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调提取出控制指令并通过串口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进而通过控制继电单元对电感镇流器施加对应的交流工作电压,实现远程控制调压的目的。
所述的继电单元由N个继电器J1~JN组成。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N个驱动电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二极管D和两个电阻R1~R2;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的基极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控制单元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三极管Q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阳极以及对应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阴极与对应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相连并接辅助电源提供的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宏伟,未经宋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3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