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3880.0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程;邹艳虹;黎其万;林涛;兰姗姗;杨东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0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限 生长 番茄 增产 复合 制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无限生长型番茄产量的复合制剂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Fructus Lycopersici Esculenti)别名西红柿,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或番茄汁。在我国的南北方,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番茄按生长习性分为无限生长型和有限生长型(自封顶型),无限生长型番茄能无限生长,不封顶,条件适宜时可不断开花结果,是露地和大棚(温室)种植较多的品种。无限生长型番茄种植须搭架绑蔓,为方便种植者进行田间管理,常规种植中搭架高一般1.7~1.8m,番茄主要在架下结果,翻架后不再结果。目前番茄增产主要技术采用生长素类物质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细胞分裂素类物质6-苄基腺嘌呤等,这些技术需要直接接触果实,蘸花、蘸果等处理,劳动强度大,还可能带来残留超标或者畸形果问题。目前国家标准GB-2763主要规定了番茄中2,4-D、萘乙酸、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为0.5、0.1、2.0mg/kg,对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没有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增加无限生长型番茄的产量、改善其品质,又无药剂残留量的增产复合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一种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多效唑50~350、矮壮素100~700、硼酸50~100、硫酸镁100~450、七水合硫酸锌150~400、磷酸二氢钾500~750、硫酸钾300~800、过磷酸钙2000~3000、硝酸钙250~750、淀粉10000。
2、一种增加无限生长型番茄产量的方法,该方法是按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中各物质及其计量混合均匀,溶于1L水中制成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溶液,直接用于番茄叶面喷施。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增加无限生长型番茄产量的方法,所述的制成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溶液,直接用于番茄叶面喷施是于番茄苗移栽成活7天后,叶面喷施第一次,再每间隔7天叶面喷施一次,从第一次喷施至最后一次喷施共喷施三次,每次喷施所述复合制剂溶液的用量为每亩75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番茄增产常见思路多采用生长素类物质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进行处理,其增产有限,直接作用于果实,蘸花、蘸果等处理,劳动强度大,还会带来潜在的残留污染风险。
本发明针对无限生长型番茄种植须搭架绑蔓,为方便种植者进行田间管理,常规种植中搭架高一般1.7~1.8m,番茄主要在架下结果,翻架后不再结果及上述施药等缺陷,通过抑制番茄中赤霉素的含量,合理调控番茄营养供给,通过配方的合理配置和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在1.7~1.8m架高下,缩短了苔间距,且促花促果,提升了番茄产量和品质,同时,在番茄移栽成活7天后,进行叶面喷施,之后仅间隔是两次,不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内在品质,还不会带来药物残留,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发明复合制剂及增产方法,使番茄产量达到3.9~6.0kg/单株,番茄红素含量为6.7~8.9mg/100g,维生素C含量为3.72~4.46mg/100g,可溶性固形物为6.3~7.12%,且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未检出多效唑和矮壮素残留量,保证了食品安全。与对照相比,本发明产量提高8.3~66.7%,番茄红素含量提高3~32.8%,维生素C含量提高6.3~27.4%,可溶性固形物为1.6~14.8%,提高了产量和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各配方及对照对番茄产量对比图,图中横坐标0代表空白(CK),横坐标中1-5数字分别代表本发明1-5配方,纵坐标表示番茄单株产量(kg/单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配方所用物质均为市售。
实施例1本发明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
1、本发明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的5个实例配方详见表1。
表1本发明无限生长型番茄增产复合制剂的5个实例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3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