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分的水性环氧地坪漆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4684.5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程煜;刘会成;杜景怡;陈旭东;史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水性 地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组分的水性环氧地坪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溶剂型环氧地坪漆存在VOCs排放污染,另外传统的溶剂 型涂料中的树脂和固化剂都以分子形式处于溶液中,体系是均相体系,因此固 化十分完全,漆膜非常致密透气性极差,当应用在地下潮气较重的基面时,由 于地下水汽的上升对漆膜产生渗透压力,当这个渗透压力大于漆膜与基层间的 附着力时,漆膜被水汽压力顶起,表现为漆膜鼓泡、剥离。因此,如何提供一 种性能更好且无污染的地坪漆,是本领域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的水性环氧 地坪漆,该地坪漆具有优良的单向透气性,不容易发生鼓泡和剥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组分的水性环氧地坪漆,由主剂和固化剂组成,
所述主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液态环氧树脂或其乳液60-80份, 活性稀释剂5-12份、水30-40份、填料15-25份、流平剂0.2-0.5份、消泡剂 0.2-0.5份,分散剂2~6份;
所述固化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三乙烯四胺10-12份,二亚乙基 三胺5-8份;
所述主剂和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5:1-20:1。
优选地,所述主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液态环氧树脂或其乳液70 份,活性稀释剂9份、水35份、填料20份、流平剂0.3份、消泡剂0.3份, 分散剂4份;
所述固化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三乙烯四胺11份,二亚乙基三胺 6份;
所述主剂和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8:1。
优选地,所述填料为滑石粉、高岭土、石英石粉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活性稀释剂为环氧丙烷苯基醚。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荷兰Efka公司的EFKA3777。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德国BYK公司的BYK-022。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德国BYK公司的BYK16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组分的水性环氧地坪漆,固化后涂层中体积固体份 大于75%,质量固体份大于85%,采用本发明漆膜不是很致密,再加上较高 的颜基比,使得漆膜中存留较多开放的微孔,这些微孔的半径<10-7m,这 些小孔无法产生毛细作用,只有气态水分子才能通过这些孔,因而漆膜具有 优良的单向透气性,即地下的水汽能以分子形式透过漆膜,而漆膜表面的水 是缔合形式的水,粒径较大,难以透过漆膜向下渗透。采用本发明将提高环 氧地坪漆的环保水平及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准确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主剂:液态环氧树脂70份
活性稀释剂9份
水35份
滑石粉20份
流平剂0.3份
消泡剂0.3份
分散剂4份
固化剂:
三乙烯四胺11份
二亚乙基三胺6份
主剂和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8:1。活性稀释剂为环氧丙烷苯基醚。流 平剂为荷兰Efka公司的EFKA3777。消泡剂为德国BYK公司的BYK-022。 分散剂为德国BYK公司的BYK163。
将上述原料置于反应釜中,在20~25℃下充分搅拌均匀后出料,即得到 成品。
实施例2
准确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主剂:液态环氧树脂乳液60份
活性稀释剂12份
水30份
滑石粉25份
流平剂0.2份
消泡剂0.5份
分散剂2份
固化剂:
三乙烯四胺12份
二亚乙基三胺5份
主剂和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20:1。活性稀释剂为环氧丙烷苯基醚。流 平剂为荷兰Efka公司的EFKA3777。消泡剂为德国BYK公司的BYK-022。 分散剂为德国BYK公司的BYK163。
将上述原料置于反应釜中,在20~25℃下充分搅拌均匀后出料,即得到 成品。
实施例3
准确称取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远关西涂料化工(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4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