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4945.3 | 申请日: | 2014-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2 | 分类号: | F01N3/0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地址: | 400070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式 摩托车 尾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尾气排放,主要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因此,减少摩托车尾气中的固体悬浮颗粒排放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固体悬浮颗粒排放的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风式摩托车尾气净化器,二次净化筒(2)的一端由密封盖(3)封口,在二次净化筒(2)的另一端安装端盖(4),该端盖(4)上设有尾气出口(5),所述二次净化筒(2)内设有滤芯(6),该滤芯(6)为直筒结构,滤芯(6)的内孔与所述尾气出口(5)连通,并且滤芯(6)与二次净化筒(2)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室(7);在所述二次净化筒(2)的下方固定一次分离筒(1),该一次分离筒(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在一次分离筒(1)的底部具有储液室(9),一次分离筒(1)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尾气进口,该尾气进口处设有螺旋形叶片,所述一次分离筒(1)内设置有导气管(8),该导气管(8)的顶端与二次净化筒(2)的底壁相固定,并且导气管(8)的内孔通过二次净化筒(2)底壁上的通气孔与所述环形腔室(7)相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一次分离筒上端侧壁的尾气进口通过弯管与摩托车的消声器连接,从消声器排出的尾气经弯管流向一次分离筒,气流在螺旋形叶片的引导下产生强烈旋转,使气流呈螺旋形向下进入一次分离筒内,密度大的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一次分离筒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至储液室,由储液室内盛装的机油吸附;旋转的气流在一次分离筒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二次净化筒内的环形腔室,通过滤芯过滤掉密度较小的尘粒后进入滤芯内孔,最后从端盖上的尾气出口排出。
本发明通过一次分离筒去除尾气中较大的尘粒,通过二次净化筒去除尾气中较小的尘粒,在两次净化作用下,能有效减少摩托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排放,为摩托车实现零排放提供了可能。尾气在一次分离筒中形成旋流,还能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使流向滤芯的尾气温度足够低,从而避免了因尾气温度过高而引燃滤芯;同时,流向滤芯的尾气中没有大的尘粒,能够减少滤芯堵塞,使排气更顺畅,从而防止了发动机发生熄火。
所述滤芯(6)由多层波浪形滤纸依次包覆而成。以上结构一方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另一方面,过滤小尘粒的效果好,能进一步提高尾气净化的效果。
所述滤芯(6)的一端与密封盖(3)相抵,密封盖(3)固套于二次净化筒(2)上,滤芯(6)的另一端套入端盖(4)端部的环形凸台(4a)内,且滤芯(6)的该端与端盖(4)相抵接,所述端盖(4)套装在二次净化筒(2)上,并通过焊接固定。以上结构不仅简单、可靠,易于加工制作,而且滤芯在二次净化筒内定位良好,不会发生松动,并且拆除密封盖更换滤芯既方便又快捷。
为了方便在车架上布置,并确保二次净化筒在车架上吊装牢靠,在所述二次净化筒(2)顶端靠近中部的位置焊接有悬挂支耳(10)。
在所述储液室(9)的底壁上开有排油口,该排油口由排油盖密封;所述储液室(9)的顶壁上开有进油口,该进油口由进油盖密封;所述储液室(9)的侧壁上开有观察窗,该观察窗内嵌装有玻璃片。以上结构通过打开排油盖可以将储液室的机油以及所吸附的固体悬浮颗粒排出,而打开进油盖可以加注清洁的机油,使储液室内的机油保持吸附活力;通过观察窗可以随时观察储液室内的情况,以便于把握更换机油的时机。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旋风分离和过滤吸附两次净化,能够有效减少摩托车尾气中固体悬浮颗粒的排放,并能确保排气顺畅,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49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管及其排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富水狭窄隧道软弱围岩条件下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