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5310.5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寓;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F16D48/02;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旋转 模具 自转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数控转塔冲床加工的产品,其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一些产品的加工仅仅是相对变换了角度的几何形状,这时可以通过在转塔上设置旋转模具的形式来实现,这样就不需要重新装设或增加仅仅只是角度变化的模具。现在旋转模具工位一般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采用离合装置将伺服电机的驱动传递到旋转机构,现有的旋转模传动机构一般直接在旋转模上进行上下离合,由于转塔冲工作条件恶劣,旋转模油污和废屑较多,设置在旋转模上的卡槽容易发生卡死和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任意角传动,离合装置不易卡死,销槽轴磨损后可以更换的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驱动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床身外侧支承板上的电机传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离合机构和设置在上、下转塔上的上、下旋转模具组件;其中,电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架、伺服电机、传动轴、电机皮带轮、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电机架设置在床身外侧机身支承板上,伺服电机设置在电机架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连有电机皮带轮,电机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传动轴上的皮带轮连接,传动轴上输出端和下输出端分别固连有上皮带轮和下皮带轮;离合机构包括上离合机构和下离合机构,上离合机构包括气缸、推杆、上轴套、离合杆、下轴套、下支座,上传动皮带轮和离合头,气缸的输出端与推杆固连,推杆与上轴套通过轴承连接,离合杆与上轴套固连,离合杆与下轴套形成滑动副,下轴套与下支座通过轴承连接,上传动皮带轮与下轴套固连,离合头与离合杆固连;上传动皮带轮与上皮带轮处于同一平面内,且通过皮带连接;下离合机构与上离合机构结构相同;旋转模具组件分为上旋转模具组件和下旋转模具组件,两个上旋转模具组件对称设置在上转塔上,上旋转模具组件包括蜗杆蜗轮箱、锥齿轮箱,在上离合机构的正下方的转塔上设置有锥齿轮箱,蜗杆蜗轮箱固定在转塔上,锥齿轮箱中输出端的锥齿轮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蜗轮箱的蜗杆轴连接;上离合机构的离合头的卡爪与锥齿轮箱中输入端的锥齿轮轴上的销槽轴的卡槽配合,下旋转模具组件与上旋转模具组件结构相同,下离合机构与下旋转模具组件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本发明的驱动机构,构思精巧,将离合机构远离污染严重的旋转模位置,离合用的销槽轴设计成单独零件的形式固定在锥齿轮箱输入端的锥齿轮轴上,销槽轴磨损后易于更换,离合机构发生卡死的现象大大降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传动机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传动机构离合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传动机构离合头与销槽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转塔冲床旋转模具自转模传动机构离合机构与锥齿轮箱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53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机冲头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连续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