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5396.1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张志强;王翠苹;崔勇;刘飞;贾宏敏;孟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酪氨酸 生物 传感器 检测 溶液 中酚类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种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一.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包括一玻碳电极,在玻碳电极的检测端表面沉积有聚硫堇分子,聚硫堇分子外表面偶联一层戊二醛薄膜,在戊二醛薄膜外侧键合酪氨酸酶分子;
二.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
以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银/氯化银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建立三电极系统,三电极系统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将工作电极的检测端置于待测溶液中,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检测出待测溶液中还原电流大小,然后根据酚类化合物浓度与还原电流的线性回归方程,测定待测溶液中的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a.沉积聚硫堇分子膜,在一清洗好的玻碳电极的检测端表面用电化学方法沉积硫堇分子,得到聚硫堇分子膜修饰电极,晾干备用;
b.偶联戊二醛,向步骤a中制得的硫堇修饰电极上滴加配制好的戊二醛水溶液,通过化学偶联反应使戊二醛与玻碳电极上的硫堇共价偶联,得到戊二醛-硫堇修饰电极;
c.固定酪氨酸酶,在步骤b中制得的戊二醛-硫堇修饰电极上滴加配制好的酪氨酸酶溶液,通过化学偶联反应使酪氨酸酶固定于修饰电极的戊二醛上,得到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硫堇的浓度为0.1mmol/L-1.0mmol/L,所用溶剂为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包括硼酸、醋酸、磷酸和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浓度为10-100mM,pH值为4.0-9.5,扫描起始电压为0.4V,终止电压为0.4V,最高电压为1.1V,最低电压为-0.4V,扫面方向负向,扫描循环为20-100次,扫描速度为100mV/s;所述步骤b中的戊二醛水溶液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25%,用量为5μL-10μL,反应时间为15分钟-1小时;所述步骤c中酪氨酸酶浓度范围为0.1mg/mL-1mg/mL,用量为5μL-10μ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测定待测溶液中的酚类化合物为苯二酚,特别是对苯二酚或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浓度线性检测范围均为5×10-7~1×10-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溶液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根据酚类化合物浓度与还原电流的线性回归方程,测定待测溶液中的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电流信号变化公式为:P=Ib-Ia,式中P为酚类污染物溶液处理前后电流信号变化量;Ia为修饰后玻碳电极在空白缓冲溶液中扫描的电流;Ib为酚类污染物溶液滴加到检测缓冲溶液后扫描的电流,对苯二酚浓度与还原电流变化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PHQ=67.582-5.4614lgCHQ (1)
式(1)中,PHQ为对苯二酚检测时电流信号变化值,单位为μA;CHQ为待测溶液中对苯二酚的浓度值,单位为M;以底物浓度为横坐标,所对应的电流信号变化值作为纵坐标,作校正曲线,找出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后,所得到相关系数R2,式(1)的相关系数为R2=0.9502,检测下限为5×10-8M;邻苯二酚浓度与还原电流变化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PCC=86.954-7.0386lgCCC (2)
式(2)中,PCC为邻苯二酚检测时电流信号变化值,单位为μA;CCC为待测溶液中邻苯二酚的浓度值,单位为M;式(2)的相关系数为R2=0.9751,检测下限为1.5×10-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53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