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6414.8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尚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界威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小径 管道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存在工艺步骤不协调、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会产生重复处理或过度处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废品率偏高,对员工操作技能要求较高,造成产品成本偏高。
另外现有的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工艺步骤冗长,各个工序分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序安排合理、协调的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准备→打底预热→电焊预热→焊后处理→硬度检验;
1)、用氧气、乙炔气火焰进行预热;
1.1)加热时,一般将氧气表顶至3-4Mpa,将乙炔表顶至0.05-0.1Mpa,可根据需要再调整;
1.2)加热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温度均匀,要随时测温;加热时间约为3-5分钟;
1.3)当温度升到要求的预热温度,且温度基本均匀时,即通知焊工开始焊接;
2)施焊,施焊过程中,应保持层间温度不低于250℃,且不高于400℃;
3)、焊后热处理
3.1)热电偶布置在施焊管道焊缝边缘;
3.2)在进行热处理时,将与管材规格配套的专用加热器固定在焊口上,加热器与管壁紧贴;
3.3)加热器电源线全部接好后,应详细检查有无短路现象,加热器的引线、热电偶的补偿导线是否碰在发热体上,接法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加热;
3.4)温度升至加热温度时开始计算恒温时间;降温过程中,如降温速度过慢(与升降温速度设定值比较),可减小保温棉厚度以提高降温速度;温度降至300℃以下时不再控制降温速度,应关闭电源,使焊接接头自然冷却;
3.5)焊口预热之前,要对管子进行封堵,严禁管子内有穿膛风;
3.6)焊口在热处理过程中不得受力,焊接用的固定装置应待处理完毕才能拆除;
3.7)热处理的全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应中断;如遇故障突然断电,应待恢复送电时,按正常升温速度重新升温,升至断电时的温度打开自动记录仪即可;如遇加热器烧坏时,应缓冷降温,然后重新包扎,重新送电进行处理。
本发明工序安排合理、协调,能够有效地降低废品率且产品质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合金小径管道焊口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准备→打底预热→电焊预热→焊后处理→硬度检验;
1)、用氧气、乙炔气火焰进行预热;
1.1)加热时,一般将氧气表顶至3-4Mpa,将乙炔表顶至0.05-0.1Mpa,可根据需要再调整;
1.2)加热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温度均匀,要随时测温;加热时间约为3-5分钟;
1.3)当温度升到要求的预热温度,且温度基本均匀时,即通知焊工开始焊接;
2)施焊,施焊过程中,应保持层间温度不低于250℃,且不高于400℃;
3)、焊后热处理
3.1)热电偶布置在施焊管道焊缝边缘;
3.2)在进行热处理时,将与管材规格配套的专用加热器固定在焊口上,加热器与管壁紧贴;
3.3)加热器电源线全部接好后,应详细检查有无短路现象,加热器的引线、热电偶的补偿导线是否碰在发热体上,接法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加热;
3.4)温度升至加热温度时开始计算恒温时间;降温过程中,如降温速度过慢(与升降温速度设定值比较),可减小保温棉厚度以提高降温速度;温度降至300℃以下时不再控制降温速度,应关闭电源,使焊接接头自然冷却;
3.5)焊口预热之前,要对管子进行封堵,严禁管子内有穿膛风;
3.6)焊口在热处理过程中不得受力,焊接用的固定装置应待处理完毕才能拆除;
3.7)热处理的全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应中断;如遇故障突然断电,应待恢复送电时,按正常升温速度重新升温,升至断电时的温度打开自动记录仪即可;如遇加热器烧坏时,应缓冷降温,然后重新包扎,重新送电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界威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界威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64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