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66509.X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育照;王治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锐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62 | 分类号: | C23C22/62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黑色 化学 氧化 工艺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的工艺配方,主要针对不锈钢的黑色化学氧化。
背景技术
不锈钢由于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性、高的力学强度、硬度以及易加工等优良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行业。应用在航空、电子等行业的不锈钢紧固件为了消光、并增加耐蚀性和美观, 大量的不锈钢紧固件都需要进行黑色氧化;不锈钢氧化方法有电解氧化和化学氧化等,由于不锈钢紧固件规格多、尺寸小、数量大、要求高、采用电解阳极氧化不适用于紧固件的批量加工,且氧化过程不稳定、控制难度大;因此,紧固件行业大多采用化学氧化,但化学氧化不耐96h的中性盐雾试验;而CrO3—H2SO4系列氧化工艺由于污染大,很少使用;目前比较常用且工艺较为稳定的工艺配方如下:
A、主要成分:氢氧化钠: 450~550g/L
氯化钠: 8~15g/L
硫代硫酸钠: 45~55g/L
硫氰酸钠: 90~110 g/L
B、工艺参数:温度: 100~120℃
时间: 10~20min
但该方法槽液温度高,溶液易挥发,色彩控制困难,色彩面窄,易褪色,氧化时间长,膜层不光亮;且难以满足96h的中性盐雾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槽液温度高,溶液易挥发,色彩控制困难,色彩面窄,易褪色,氧化时间长,膜层不光亮;且难以满足96h的中性盐雾试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配方: 按g/L计
氢氧化钠: 450-550
氯化钠: 8-15
硫代硫酸钠: 45-55
硫氰酸钠: 90-110
高锰酸钾: 2-5
钼酸铵: 5-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温度范围宽、成膜速度快、氧化时间快;色彩控制容易,色彩面宽、膜层性能好、不褪色、效率高;经过添加高锰酸钾和钼酸铵后,膜层厚、光亮度好、可以保证96h的中性盐雾试验;没有添加铬酐等污染物,对环境污染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配方:
氢氧化钠(g/L) 450
氯化钠(g/L) 8
硫代硫酸钠(g/L) 45
硫氰酸钠(g/L) 90
高锰酸钾(g/L) 2
钼酸铵(g/L) 5
温度(℃) 90
时间(min) 3。
实施例二
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配方:
氢氧化钠(g/L) 500
氯化钠(g/L) 12
硫代硫酸钠(g/L) 50
硫氰酸钠(g/L) 100
高锰酸钾(g/L) 3
钼酸铵(g/L) 6
温度(℃) 100
时间(min) 4。
实施例三
不锈钢黑色化学氧化工艺配方:
氢氧化钠(g/L) 550
氯化钠(g/L) 15
硫代硫酸钠(g/L) 55
硫氰酸钠(g/L) 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锐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锐航空精密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65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