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轧辊外部循环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7730.7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萍;魏雪楠;杨爱;赵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055;B22D11/12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外部 循环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铸轧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铸轧辊外部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铸轧是一种直接将液态金属“轧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在这种工艺中,轧辊主要是起液态金属的结晶器和轧压作用。铸轧不同于传统的连铸一连轧工艺,后者是金属在连铸机的结晶器中凝固,在轧机中完成变形的工艺,铸轧可以大幅度节约能源。缺点是轧制速度低,生产能力小。
查阅相关文献,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101890486A,公开了“一种薄带连铸过程多种冷却方式集成的冷却系统”,通过建立薄带的快速冷却系统,调整冷却系统的不同冷却方式满足薄带不同冷却速率的要求,以达到提高铸轧机出口薄带的冷却速度的目的。其优点在于在一个冷却系统上集成多种冷却方式,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薄带选取对应的冷却工艺,实现大范围的冷却速率的调节,但是缺点在于这多种的冷却方式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尤其是气态喷雾的形式的冷却方式,在资源上会产生很大的浪费。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轧辊外部循环冷却装置,在保证冷却效果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轧辊外部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喷嘴、接水槽、上水管、抽水泵、过滤器、蓄水槽和下水管,所述喷嘴焊接在接水槽正中间位置上,接水槽正中间和边角处分别开有一个中间孔和边角孔,中间孔与上水管相连,边角孔与下水管相连,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喷嘴设有喷水孔,其内部开有一个方槽,方槽覆盖喷嘴的所有喷水孔;下水管立在蓄水槽内,其下管口与蓄水槽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上水管和抽水泵通过法兰连接,抽水泵和过滤器通过螺丝连接;过滤器焊接在蓄水槽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同类装置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传统冷却方式是在铸轧辊内部开有冷却水道,由于铸轧辊的尺寸是固定的,为了满足强度要求,冷却水道的孔尺寸相对较小,这就对冷却水的流量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高温快速铸轧板带时,并不能很好的达到冷却效果,本发明采取的是外部冷却的方式对铸轧辊的外表面进行直接冷却,这样就不需要考虑流量的限制问题,达到直接降温的目的,从而得到质量更好的板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铸轧辊外部循环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的标示为:1.喷嘴;2.接水槽;3.上水管;4.抽水泵;5.过滤器;6.蓄水槽;7.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铸轧辊外部循环冷却装置,该装置由喷嘴1、接水槽2、上水管3、抽水泵4、过滤器5、蓄水槽6和下水管7构成,所述喷嘴1焊接在接水槽2正中间位置上,接水槽正中间和边角处分别开有一个中间孔和边角孔,中间孔与上水管3相连,边角孔与下水管7相连,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喷嘴1设有喷水孔,其内部开有一个方槽,方槽覆盖喷嘴的所有喷水孔;下水管7立在蓄水槽6内,其下管口与蓄水槽6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上水管3和抽水泵4通过法兰连接,抽水泵4和过滤器5通过螺丝连接;过滤器5焊接在蓄水槽6的中间位置。
冷却水由蓄水槽6经过过滤器5后,被抽水泵4抽取,经上水管3流到喷嘴1的空腔内,并经喷嘴1的喷水孔喷出,对铸轧辊表面进行冷却,喷出的冷却水回落在接水槽2中,从边角孔经下水管7流回蓄水槽6,在蓄水槽6处进行二次冷却后再被利用,从而形成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必要时可在蓄水槽6内添加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7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装装置的托盘引导装置
- 下一篇:车架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