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8311.5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法 |
主分类号: | A61K36/79 | 分类号: | A61K36/79;A61K36/57;A61K36/60;A61K9/14;A6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结肠炎 中药 足浴粉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及其使用方法,主要应用在足疗保健的技术领域之中。
背景技术
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经常性反复腹泻,粪便时稀时稠,含脓血或粘液,伴有腹痛。该病往往病因难明,疗效不佳,临床将这种不明的腹泻称为慢性肠炎(包括结肠易激综合症、肠道菌群紊乱、肠吸收不良综合症等)。 肠炎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口服药物很难被根治。结肠炎对人体危害很大,千万不要久拖不治,当发生肠穿孔严重出血、肠狭窄并发肠梗阻,久治不愈易发生癌变。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脾胃亏虚,湿热内蕴、肠道气机不利,脾胃功能失常所致。笔者应用名贵中药黄芪、党参、蒲公英、苦参、五味子等通过外用足疗手法穴位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突出,无副作用。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原理,足上有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密切联系,足疗就如同艾灸这些穴位。同时,足浴时毛孔开放,循环加强,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发挥治疗效能,起到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的作用。中药水足浴,同时刺激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穴位,通过药液的温热作用及借助药液蒸气洗治疗,起到疏通腠理、散风除湿、理气和血、透达筋骨、调理肠胃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通过内病外治的方式有效治疗结肠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其成分包括:土黄芪30-50份、党参15-40份、蒲公英25-55份、五味子20-30份、苦参5-25份。
进一步地,其成份包括:土黄芪40份、党参30份、蒲公英40份、五味子25份、苦参15份。
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
(1)将土黄芪30-50克、党参15-40克、蒲公英25-55克、五味子20-30克、苦参5-25克研磨成粉,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粉;
(2)将混合粉加入热水中,充分搅拌混合,热水的温度在80-100°C。
进一步地,(1)将土黄芪30-50克、党参15-40克、蒲公英25-55克、五味子20-30克、苦参5-25克研磨成细度在100-300目的份。
进一步地,(2)混合粉与热水的重量比为1:5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黄芪、党参、蒲公英、苦参、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突出。其中黄芪、党参健脾补肺,益气养血,蒲公英清热解毒,苦参清热燥湿,杀虫,五味子敛肺滋肾,涩精止泻,诸药协调,起到健脾利湿、温中散寒、 涩肠止泻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1:
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其成分包括:土黄芪40份、党参30份、蒲公英40份、五味子25份、苦参15份。
实施案例2:
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其成分包括:土黄芪30份、党参40份、蒲公英25份、五味子25份、苦参15份。
实施案例3:
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其成分包括:土黄芪30份、党参15份、蒲公英55份、五味子20份、苦参25份。
实施案例4:
一种能治疗结肠炎的中药足浴粉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
(1)将土黄芪30-50克、党参15-40克、蒲公英25-55克、五味子20-30克、苦参5-25克研磨成细度在100-300目的粉,充分混合获得混合粉;
(2)将混合粉加入热水中,充分搅拌混合,热水的温度在80-100°C,混合粉与热水的重量比为1:50-100。
用量:30克/人,一天2次,1个疗程6天,1至3个疗程治愈。
中药足浴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泡脚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除毒垢,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加入中药的泡脚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可通过皮肤在温水作用下的强渗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药成分,疏通筋骨关节, 改善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起到排毒、调理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法,未经王永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8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