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8409.0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忠;王英;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9/00;E04C3/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承载力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设计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对所述混凝土结构进行判断,若所述混凝土结构确定为无限侧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则执行步骤二至六的方法,若所述混凝土结构确定为有限侧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则进行步骤二至步骤七的计算;
步骤二:计算受张拉区纵向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p;
步骤三:确定由张拉预应力筋引起的端部预加力及跨内等效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弯矩值Mp,并确定控制截面外荷载弯矩设计值Mload,从而计算控制截面的弯矩值与控制截面外荷载弯矩设计值之和Mload+Mp;
步骤四:将预应力筋作为能动的作用者,其张拉引起的端部预加力及跨内等效荷载作为外荷载,进行由张拉到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σpe的建立,完成预应力筋工作的第一阶段;
步骤五:当步骤四所述第一阶段的预应力过程结束后,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中高于有效预应力σpe的部分fpy-σpe被动地提供抗力,完成预应力筋工作的第二阶段;
步骤六:由控制截面的外荷载弯矩设计值MLoad,及步骤三张拉预应力筋引起的端部预加力及跨内等效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弯矩值Mp,利用无侧限结构中矩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进行计算,式中:
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py为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为非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σpe为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b为矩形截面宽度,
ep为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截面形心轴的距离,
hs为非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hp为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x为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As为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Ap为受张拉区纵向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α1为矩形应力图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C80之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步骤七:对步骤六的无侧限结构中矩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引入侧限影响系数η进行修正,得到有侧限结构中矩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η为侧限影响系数,具体为梁或板在具有侧限影响下的轴力计算值与不具有侧限影响下的轴力计算值的比值,
σcon为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
σl为预应力总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84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