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天然牛γ-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68539.4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苹;刘思国;朱海波;于申业;宋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24;G01N33/68;G01N33/577;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马鑫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干扰素 单克隆抗体 分泌 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天然牛γ‑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本发明的一株能够稳定分泌抗天然牛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3D7,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9329,保藏日期为2014年6月25日。本发明采用牛γ‑干扰素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以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筛选能产生针对天然牛IFN‑γ的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成功解决了传统制备IFN‑γ单克隆抗体只能与原核表达产物反应,却与天然IFN‑γ无反应性等问题,为天然牛γ‑干扰素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牛γ-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特别涉及一种抗天然牛γ-干扰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分泌该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还涉及该中单克隆抗体在检测天然牛γ-干扰素(IFN-γ)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细胞学领域。
背景技术
干扰素(IFN)是在特定的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等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20~100kDa,一般由150~170个氨基酸组成,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Iiaacs等,1957)。根据基因序列和受体的不同,可以将IFN分为Ⅰ、Ⅱ和Ⅲ型3种类型。Ⅰ型主要包括IFN-α、β,还有后来发现的IFN-ε、ψ、κ、δ、τ、ξ等,是由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被抗原刺激后分泌产生的(Sentsui等,2001)。Ⅱ型干扰素即IFN-γ构成,是由抗原、有丝分裂素等活化免疫细胞,包括CD
IFN-γ基因均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不同动物的外显子和内含子核苷酸数量不同,但都属于分泌性蛋白,由5’端非编码区、信号肽编码区、多肽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组成。人、猪和牛IFN-γ前体为166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成熟蛋白大小为143个氨基酸。不同种类动物IFN糖基化位点数目不同,天然牛IFN-γ在第25和97位的天冬酰胺存在2个糖基化位点(Joseph C,1998)。尽管IFN-γ是否糖基化并不影响其在免疫调节方面的生物学活性,但会影响其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Thiel等,2000)。IFN-γ通常形成二聚体形式,其单体形式没有生物学活性。牛IFN-γ的活性状态一般以二聚体或四聚体的形式存在。
研究表明,内源性IFN-γ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而特异性抗原刺激引起的IFN-γ反应则可以作为机体针对某种特定外来抗原的免疫指标。目前,IFN-γ体外检测试验不仅服务于基础研究,而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免疫学(Rodriguz MF,1998)、疫苗免疫效果评估(Agger EM,2001)、器官移植(Tary-Lehmann M,1998)、过敏反应(Kubota Y,1999)以及多种病原感染的诊断(Benyoucef S,1997)。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牛羊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的诊断(Walravens K,2002;Kalis CH,2003)。许多学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结核菌特异性抗原的IFN-γ反应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原特异性IFN-γ试验与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试试验(TST)相比有不少优点,由于IFN-γ试验是体外进行,无需观察皮肤增生,结果的判断中包含的主观因素小,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和被检动物接触一次(Lalvani A,20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8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