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69242.X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6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沈晓波;于文强;陈婷;陈潇;李嘉晨;谢禄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2;G01H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余中燕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波速 变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爆轰管,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点火头、驱动管体以及测试管体,且所述驱动管体和测试管体通过一法兰连通,其中,所述驱动管体的邻近所述点火头一端的内部设有一刚性螺旋结构,所述驱动管体的管壁上设有进气口,并且所述测试管体的管壁上沿其长度方向每隔一段预定间距开设有一开孔,所述测试管体的远离所述法兰一端的管壁上设有出气口;
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管体上、并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开孔进入所述测试管体内的光导纤维元件;
一连接至所述光导纤维元件的光电转化装置,其将所述光导纤维元件检测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以及
一连接至所述光电转化装置的示波器,其输出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图,以根据所述波形图获取所述爆轰波在每两个相邻所述光导纤维元件之间的平均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若干沿所述驱动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其管壁上的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元件分别通过一夹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管体上,且所述夹套分别包括一夹套本体以及一设置在该夹套本体的进入所述测试管体内一端的耐高温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管体的长度范围为1200~1500mm,管径范围为60~6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体的长度范围为2500~3000mm,管径范围为30~3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间距为至100~1500mm。
7.一种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系统;
步骤S1,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驱动管体内引入可燃气体;
步骤S2,触发所述点火器以点燃所述可燃气体,从而在所述驱动管体内形成爆轰波;
步骤S3,通过各所述光导纤维元件检测到达其对应位置的所述爆轰波的光信号;
步骤S4,通过所述光电转化装置将所述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步骤S5,通过所述示波器输出与所述电信号对应的波形图;以及
步骤S6,根据所述波形图获取所述爆轰波在每两个相邻所述光导纤维元件之间的平均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爆轰波速度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S3之前,通过若干沿所述驱动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其管壁上的压力传感器测量所述驱动管体内的压力,以判断所述驱动管体内是否形成爆轰波,如果形成爆轰波,则执行所述步骤S3,否则,返回所述步骤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92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