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板材对接钎焊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0461.X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5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黄帅;郭伟;康慧;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板材 对接 钎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材对接钎焊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用钎焊对接板材时,为避免钎焊时试件的偏移,常采用电焊定位。例如,先将两块板材之间加入钎料,再对钎料的两端进行点焊固定。此方法有三大缺陷:一是在将钎料放入两块板材之间再对两块板材进行对接点焊的过程中,难以保持两块板相对接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平行度;二是两块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不易控制,缝隙过大或过小均可以导致钎焊失败;三是板材进行点焊的部分会形成的热影响区,在该热影响区内的板材难以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对板材进行对接钎焊时,难以保持两块板材之间的平行度和控制间隙宽度的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板材对接钎焊的装置,其包括:底座,其包括用于承载板材的底座本体以及从底座本体向上伸出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滑块,其设置在底座本体上且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弹性组件,其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挡板和滑块,用于向滑块施加垂直于第一挡板并指向第一挡板的弹力。
使用时,先将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安装到该装置上,预先在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设置均匀的钎料,使得第二板材的焊接端面与第一板材的焊接端面之间有很好的平行度。滑块在弹性组件的弹力的作用下,对第二板材施加一个指向第一挡板的且分布均匀的推力。这样第二板材与第一板材之间相互施加分布均匀的压力,由此可以很好的保持两个焊接端面之间的平行度。另外,可以选用不同弹性的弹性组件来调整第二板材和第一板材之间的压力,用以改变在钎焊时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间隙宽度。选用适当的弹性组件可以获得钎焊两块板材所需要的间隙宽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板材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底座本体包括靠近第一挡板的且用于支撑第一板材的第一支撑部,靠近第二挡板的且用于支撑第二板材的第二支撑部,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条形沟槽。这样可以避免融化的钎料流入底座本体与板材之间而导致地将底座本体与板材接在一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包括托辊架以及设置在托辊架上的且平行于第一档板的若干托辊,其中,各个托辊用于支撑起第二板材并使第二板材与第一板材平齐。这样设置后,第二板材在第二支撑板滑动的阻力减小,该装置更适合夹装大质量的板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组件抵接于滑块中部的下方。这样,滑块受到的转矩相互抵消,使得滑块难以翻转,滑块在工作时更平稳。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相对的两端。这样设置后,充分利用底座本体的面积,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紧凑,节约空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底座本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挡板之间的且垂直于第一挡板的导轨,滑块安装在导轨上。滑块被限制在导轨上,使得滑块与第二板材接触的面始终与第一挡板平行,由此两个焊接端面之间的平行度可以更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滑块靠近第二挡板的一端上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挡板的且开口朝向第二挡板的弹簧导筒,弹性组件构造为一端插入弹簧导筒、另一端抵接于第二挡板的弹簧。弹簧导筒约束弹簧在轴线方向形变,使该弹簧不容易弯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滑块还包括可以安装在弹簧导筒内的若干调节垫片。在弹簧导筒内设置若干调节垫片以调节弹簧向滑块施加的弹力,从而调整钎焊时两块板材之间的间隙宽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互平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挡板与底座本体耦合,使得第二挡板可以在底座本体上变换位置以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部。这样,调整第二挡板的位置即可调整弹性组件的伸缩量,这样就调整了弹性组件的弹力,由此调整钎焊时两块板材之间的间隙宽度。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板材对接钎焊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04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